引进、原创都不放
童石2012年出版板块的总码洋高达2亿多元,这样的单品规模,在传统出版界已是翘楚。
在国内外“名牌”的引进方面,童石的简历光彩熠熠——将变形金刚、HELLOKITTY、地下城与勇士、植物大战僵尸、水果忍者等众多国际国内知名动漫品牌、游戏品牌尽纳囊中,更成为其动漫产品(图书、杂志、卡牌以及衍生品)的中国研发商、制造商和销售运营商。动漫、网络游戏衍生图书的吸金能力有目共睹,当儿童互联网社区淘米出现时,儿童动漫形象集群化传播,带来了可观的线下消费潜力,童石瞄准机遇,在童书出版市场翻腾出了一片大天地。王君预计,如果发展顺利,童石整体线下儿童互联网二次开发的图书规模预计2013年将达到3.5亿元码洋、2015年达到5亿元码洋,每年有超过2000万册童石出品的图书将走向市场,到2015年利润有望冲破1亿元。
从2010年进军中国儿童娱乐阅读产业,童石飞奔了3年,取得了让诸多出版企业艳羡的成就。童石对自己的定位也越发清晰——形象和故事的创造者,专注儿童互联网出版物及相关动漫衍生产品,直至成为中国互动娱乐原创动漫第一品牌。
目标瞄准全媒体
“我们不是一家传统出版企业,也不是仅仅为热门网游做线下出版,更不是海外大牌动漫形象的国内代理……尽管我们在这些领域都做得不错。”王君否认被出版同行贴上的标签,“童石要做一家全媒体出版企业。”
什么是全媒体出版?王君不掩雄心壮志,在他看来,全媒体出版不是将传统出版内容搬上网络,或者去和各种移动终端结合,这不是核心业务。根据战略规划,童石将“全媒体”的主攻方向定为以故事和形象为核心,以互联网为平台,将青少年图书杂志出版、文具、玩具、卡牌、网络游戏社区等融为一体的全媒体产业链。他告诉记者,童石的目标是,塑造中国原创动漫形象,整合世界创意资源,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使用的是童石的文具,午休课间玩的是童石的卡牌、回家娱乐可以玩童石的玩具、闲暇时阅读童石的动漫杂志和图书,也可以去童石的网络社区社交。而这一切,都将由一组原创的形象、一个原创的故事模板衍生。“这就是全媒体出版,这才是全媒体出版。”
在和国外热门网游、动漫的合作过程中,他体会到了别扭——很多知名形象、情节与己无关,授权也并非独家。被人牵着走,虽利润颇丰,但不是长久之计。“所以,童石发展到这一步,应该开始讲自己的故事,中国的故事。这一次,故事模板是童石主创的,由100多人的策划团队研发,邀请欧美、日本的专家担任顾问甚至主创,从而拥有核心竞争力。一个故事能讲20年,甚至让一代人喜欢这个故事。”
今年,童石原创的《星纪元》项目将对外发布,这是童石宏伟计划的第一步,其涉及的人物形象、故事框架将影响到多条产业链。王君透露,不少员工已从去年年底开始在公司打地铺。“童石有能力成为全媒体出版企业的标杆,现在,只是黎明前的激战。”
呼唤文化和创意
王君曾做过职业作家,做什么样的出版人是这个具有文化情结的CEO考量的课题:“把出版作为工业产品来对待,在某些方面是违背文化宗旨的,但在我看来,如果做产业的人把产业做起来了,上游的这些坚守者日子也会好过。因为产业一开始是模仿的,然后是资本化的,但是到了最终,一定会呼唤文化和创意,高端创意的价值这时就会完全体现。”
和这么多国际品牌合作,王君认为他基本了解了这些高端品牌背后运作的秘密。用哲学的话语就是“人性”。“最好的品牌走到最后,都具备普世价值中的人性力量。寻找到切入点,然后基于人性、基于这种普世价值创造特质化的形象,讲述一个充满张力的故事,才是品牌的内核。”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