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本市倡导了很多年。早在2000年,本市就作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在100个小区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尽可能让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2011年,上海又扩大到在全市1080个居住小区试点垃圾分类。在这之前,已将垃圾桶分为黄蓝橙绿四种颜色。黄色的放玻璃制品;蓝色的放废塑料、废纸、废金属、废织物等;绿色的放餐厨垃圾、一次性尿布、尘土、烟蒂等;橙色的放有毒有害的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油漆桶、过期药物等。不能不遗憾地承认,市民的参与度不是很高。
但是在本市校园中连续6年开展的“绿箱子”环保公益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度高,兴趣浓,责任心强。在今年寒假中,本市许多中小学的孩子们在社区调查和宣传垃圾分类事宜,并且还纷纷献计献策。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孩子们热心环保公益,环保一定大有希望。不过,成年人,也应该向我们的孩子学习啊。
(相关报道见A2版·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