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本版列表新闻
~~~——《枯枝败叶》重读有感
~~~——《枯枝败叶》重读有感
~~~——《枯枝败叶》重读有感
~~~——《枯枝败叶》重读有感
~~~——《枯枝败叶》重读有感
~~~——《枯枝败叶》重读有感
     
2013年02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尔克斯的马孔多镇
——《枯枝败叶》重读有感
刘英杰
  ◎刘英杰

  《枯枝败叶》最早译成中文,收录于《加西亚·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集》中,初读它的感觉,如同马孔多镇众多的人物一样浑然一体。前几天看到了《枯枝败叶》首版中文单行本,重读之下,故事中的上校及其女儿、小外孙三代人在葬礼上的内心独白,颇有些神似奥雷里亚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的回忆,在熟悉了《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叙事特点和语言风格之后,更能深刻体会到马尔克斯所有作品中的寓言和景象。

  对于马孔多镇,作者无疑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对于这个虚构的神奇世界,作者锲而不舍纳入到几乎每一部作品中。这是作者的标签,并且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受马尔克斯影响至深的中国作家莫言亦是如此,我们在其作品中也可以看到无所不在的“东北高密”。其实,许多作家都会在多篇小说中使用同一情节。比如,纳博科夫的俄文与英文段子里,都有过旅居欧洲的俄罗斯男人被其妻子甩掉的情节,都有过少年学习下棋、偷藏蝴蝶标本的段落;贾平凹的小说中总会有躺在驴车上睡觉不问西东的逍遥懒散,都有狗尿苔一样命运孤苦却圆通智慧的滑稽少年。这样细致的、几乎带有自传和回忆色彩的段子,都是作者挥之不去的“念旧”情结。

  马尔克斯巧妙地借三代人的“念旧唠叨”,在这篇小说中追溯马孔多的历史、医生来到小镇的情形、香蕉公司的侵入、小镇旧文化的沦落,小说用一个小时的讲述呈现了三十年变迁的广阔背景。从一个孩子的第一人称叙述,自然地过渡到一家三代三个人的第一人称叙述。三代人不同的“第一视角”,使得这部小说的时空交错变幻,也使得小说的容量和指向以及能量无限放大。独特的视角和迂回的时间结构,在小说中一再重复出现,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不断地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小镇被冲击和解构的混乱。

  自杀的医生无疑是孤独的,但他至死不愿孤独被打破,马孔多镇被惊扰的“枯枝败叶”,似乎正是马尔克斯的执拗情结,它不仅预示了《百年孤独》的结局,也奠定了几乎所有马尔克斯未来作品的主题——孤独。正如作者曾说:“在我的所有作品中,我最满意的是描写孤独的书,《枯枝败叶》的主人公一辈子就是在极度孤独中度过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读者之声
   第A16版:人才/招生招聘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蒋勋:向死而生的孤独凝视
警察作家的冷峻与激情
图书
莫道壶中无日月
你的内心强大吗?
马尔克斯的马孔多镇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读书B06马尔克斯的马孔多镇 2013-02-17 2 2013年02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