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重“同乐”】
中国人习惯在节日凑上三五亲朋好友相聚,或出游玩乐,或谈天说地,干什么其实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制造相聚的热闹。元宵节更是民间活动最丰富的节日之一,最适合合家同乐,虽然现代人丰富的业余生活多少减少了过节的重要性,但传统过节的活动还是挺有意义的。
元宵节的题材正适合艺术爱好者发挥,老一辈们对这个节日的珍爱是年轻人无法体会的,但是当艺术家们用传统画笔展现出儿时记忆的时候,却也能将元宵节的传统继续传承给下一代。瞧瞧画中那些纸糊的兔子灯笼是多么令人怀念啊!现在用各种花样的充气塑料和电灯泡制作的兔子灯虽然更加光鲜亮丽,却远远没有当年妈妈们亲手制作的那些需要点蜡烛的纸灯笼来得可爱。当小孩子们带着“温暖牌”纸兔灯跟小伙伴们一起夜游的时候,心中是多么的自豪与满足啊!看,这是我妈妈做的,这是我爸爸做的,多漂亮!
如今,当年玩兔子灯的孩子已是不惑之年,甚至更年长,但遛着兔子灯时的心情却仍清晰地保存在心中。看到画中的稚童小心翼翼牵着灯笼的样子,似乎就是童年时那个无忧无虑的自己。这画面,就算是玩着塑料兔子灯长大的一代,也能感受到这天真无邪和淡淡温情。
【不拘规模倡“共享”】
正月期间去了趟浦东图书馆,大堂一角的人群吸引了我的注意。走近一看,原来这里正在举办猜灯谜的活动,猜中的读者可以获得一本小小的纪念笔记本。参加的人还真不少,有老也有少,每个人都在认真思考着纸灯上的谜题。没想到,在平日安静的图书馆中居然有着如此热火朝天的新年气氛!
这场活动的规模很小,人多的时候领奖处还要排个小队,但是参与的人却丝毫不减热情,吸引他们的绝不是那笔记本奖品,而是这难得的节日氛围吧!元宵节的活动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让人能共同享乐,无论是开动脑筋的猜谜,还是站着欣赏的舞狮,又或是满足味蕾的品元宵,都是人们聚在一起分享快乐的形式。能够在图书馆遇到一场这样的活动,真是一份意外的小惊喜。
明天就是正月十五了,也许我早已过了提着兔子灯玩耍的年纪,但您不妨约上好友出门走走,也许元宵节的惊喜正在不少地方等着你呢! 记者 黄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