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许继慎受到了严刑逼供
临行之前,曾中生把红四军的去向报告了鄂豫皖中央分局,留十二师一个团由许继慎率领镇守英山。南下的效果显而易见,共歼敌七个团,俘敌5000多人,其中有敌旅长王光宗在里面。缴获枪支1200多支,还有大批的粮食。有黄金20多斤,白银1800多斤,大洋7万元。部队士气由此大振。曾中生还派部队帮助恢复了当地的党组织,打土豪,分田地,军民沉浸在一片欢腾和喜悦之中。
张国焘却异常气愤,他感到曾中生这个人,将是他在鄂豫皖一个巨大的绊脚石。他立即派陈昌浩去替换曾中生的职务,让陈昌浩把部队带回新集来。
通过曾中生这件事,张国焘打定主意,必须改组这支军队,特别是部队领导层。要结合肃反,把声势搞大一点,借此提高他的威信,巩固他的领导地位。他把希望寄托在对曾中生的打击上,认为只有对曾中生打击得越狠,才越可能接近他的目的。
张国焘发动团以上干部,对曾中生进行批判,指出他公然抗拒中央分局,擅自改变作战路线的错误是极为严重的,证明他对六届四中全会带着很大的抵触情绪。可结果出乎张国焘的意料,大多数人反而认为曾中生的军事方针是正确的。不正是由于红军主力在蕲、黄、广的缴获,才改变了部队一天只喝两餐稀饭的状况,从而改善了根据地军民的处境吗?
张国焘看到众怒难犯,在他心里,反而更加坚定要改组军队领导层的想法。对曾中生,暂时只让他离开了领导岗位,没有采取更有力的整治手段。来日方长,他放了曾中生一马,事情却从许继慎身上打开了缺口。许继慎北伐时期是叶挺独立团的一名营长,在著名的汀泗桥战斗中,与敌苦战18个小时,终于扭转败局,为叶挺团带来“铁军”的称誉。后来,叶挺出任国民革命军十一军副军长兼二十四师师长,许继慎继任叶挺团团长,在国共两党以及社会上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就在红四军打下英山又掉头南下的当儿,许继慎奉命率领红十二师一个团留守英山。这时,有一个人来到留守司令部,自称是许继慎的旧友,说有人托他转交一封信。许继慎请进来人,一看,又是那个钟梅桥。这个钟梅桥几个月前到麻埠找过一次许继慎,说和许继慎是旧识。许继慎曾经名震一时,确实有许多相识,但这个钟梅桥,他却想不起来在哪里有过交往。这会儿,钟梅桥双手捧上一封信,许继慎一看落款,有些呆了,竟是曾扩情。曾扩情是蒋介石身边的人,许继慎立即警觉起来,问钟梅桥,你是干什么的?钟梅桥嘻嘻笑着,说,大家都是朋友,我敬你们的声名,在你们中间走走。许继慎勃然大怒,正色道,少来江湖上那一套,我与你素不相识,你却鬼鬼祟祟,两面穿梭,目的必然不可告人。来人,把这个钟梅桥给我绑了!
钟梅桥送来的原来是一封“劝降”信,信上说,蒋委员长很看重你的才华,非常欢迎你能为党国出力,若肯屈就,职位没有问题。你若还有什么要求和想法,可与钟梅桥直接面谈。蒋委员长已经有吩咐,我定照办就是……许继慎感到受了莫大的污辱,十分气愤,当即命人连人带信,一起交到了军部。
曾中生和徐向前很快审问了钟梅桥,两人看法一致,断定这封信是敌人的阴谋,故意使的离间计。部队回来后,他们便把这件事向鄂豫皖分局作了汇报。听到这些,张国焘眼睛陡地亮了,这不是“AB”团是什么?他才不像曾中生、徐向前想得那么简单,曾扩情为什么单单给他许继慎写信?这里面肯定有文章。
许继慎受到了严刑逼供,被打得遍体鳞伤,折磨得死去活来,又是坐老虎凳,又是灌辣椒水。但许继慎钢筋铁骨,说他根本不认识钟梅桥。张国焘又指使人对钟梅桥施以毒刑,钟梅桥受刑不过,终于编造出一套许继慎等人企图发动兵变投靠国民党的口供来。
张国焘亲自坐镇,组成了临时革命法庭,要对许继慎进行公开审判。张国焘来到鄂豫皖之始,曾有一段时间想拉拢许继慎,一起来对付曾中生和旷继勋,他没想到许继慎是个爱憎分明的人,看不惯张国焘阳奉阴违的那一套。加上张国焘在军事上瞎指挥,许继慎对张国焘的态度就明显冷淡,这令张国焘十分不快,从心底对他产生了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