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我对面的那个西北女孩,在农历新年到来的前四天、年终奖金发放后的第二天,提出了辞职,在公司的就职时间刚过了三个月。办公室向来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来人往早已司空见惯,可是在她离开的一瞬间,我分明看到了她眼中的不满和鄙夷,似乎在说:“你们看不上我,我还不屑与你们共事!”
她来自西北的某个省会城市,或许从一开始她就没有合上我们公司的节拍。更主要的,她从未曾意识到这个问题。
比如大家吃午餐,无论自带还是外卖,我们都是付自己的钱、吃自己的饭,可她偏偏喜欢把她的那份给所有人分享,还不时地将筷子伸到人家的餐具里去品尝人家的东西。为了维持面子,当她吃别人的东西时,大家都压制住内心的反感;可当她给众人她吃过的吃食时,人家都婉言谢绝。久而久之,午餐时间她落单了。
再比如,在一次月度会议上,她提出了一个冷门产品的业绩问题,这个产品在公司的产品体系中属于边缘中的边缘,各区的销售经理都不愿花精力去规划,老总眼见别的主流产品的业绩节节攀升,也眼开眼闭。当她叙述完她的铺货方案后,销售经理们只是敷衍了几句。会后,她的主管告诉她:“下一次月度会议上不用再提此产品了。”可是让众位同事眼镜片撒落一地的是:次月的会议中,她不但将此课题重提,还一本正经地说起了“不能因为产品销量少就不重视”的大道理。在座的经理们,个个在销售领域跌打滚爬了十余年,纷纷指出“在此产品上不值得投入人力物力的理由之一二三四”,条条都一针见血,弄得这位女孩的主管在现场尴尬无比。从此后,她的主管不要她在会议上作报告和发言了。
作为女性,我总会不经意地关注她的穿着,我们公司女职员的上班妆束向来是精致知性中流露出少许妩媚和时尚,可她偏偏今天是20年前的摇滚风,明天又玩起了文艺女青年,里三层外三层的叠加,再挂一条拖到地面的长围巾。
3个多月后,她离开了。不能说她是对或错,只能说她没有融入办公室群体。一个公司的文化及规则,是长期运转的沉淀,能够长期存在并被大家默契地遵守,肯定有它的必然性,一个初来乍到者,是没有能力去改变的。
我们每个人从毕业找工作,再到跳槽,都会碰到最初的90天,不能奢求公司来适应你,唯有努力适应新工作、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