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职场方圆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场负能量
徐瑞娥
  徐瑞娥(杂志编辑)

  有位亲戚,在日本生活了20多年,在多家公司工作过,每每谈及职场文化,都感慨不已,觉得两国之间大相径庭。在日本,职场文化更注重团队;而在中国,那些职场“教科书”都在教大家如何让个人利益最大化。

  那位亲戚曾多次作为新人进入崭新的工作环境,说自己从来没有感到被欺生。公司里的老同事往往会主动向他传授经验,没有人会刻意排斥他。之所以这样,原因很简单,只有他能很快融入团队,团队战斗力才会有保障。

  “现代职场和古代坐牢一样,新来的得先打‘杀威棒’,不然他如果是个刺头,以后不是会给大家添麻烦吗?”我的一位朋友谈及国内“欺生”职场文化,认为这是一种传统。对于新人的到来,许多人不会理解为团队补充了新生力量,而是会视为又多了几个竞争对手。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对于很亲密的师徒关系,民间尚有这样的俗语。对待本无交情的新同事,可想而知,更鲜有人会主动帮助他们融入团队。好在除了铁饭碗单位,现在一般公司人员流动性大,因为常有新同事加入,老员工中许多人在公司“工龄”也不很长。所以新人融入的阻力会小很多,如果性格合群,两三个月就能适应环境。

  相比从底层进入的新人,跳槽到新公司当“干部”是最难的。当初我到一家文化公司当主管,手下那些老员工就不甚服气,其中一位更是经常公开挑衅,想激我和她吵架。我私下了解了一下,她在公司人缘不太好,业绩也平平,如果向老板打个小报告,炒了她不难。但那样的话,其他老员工感受怕不太好。于是我忍一时之气,耐心等了三个月,果然她自己先疲劳了,辞职走了。沉默的大多数,在职场中也常常能得到体现,个别上蹿下跳者如果得不到对手回应,其他人又只是观望,她常常会自己先泄了气,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新环境让“插班生”普遍很不适应,这个“普遍”就不是“插班生”的个人问题了,所以要解决也不能仅靠个人努力。从《宫心计》《甄嬛传》到《楚汉传奇》,无论什么热播剧,播出过程中总有所谓职场专家搭顺风车,用剧中人物牵强附会谈职场攻略,教的都是很自私甚至有些无耻的伎俩。有这些职场“王婆”的挑唆,职场中无团队,只有一个个私心极重的个体,也就不奇怪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评论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职场方圆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欢迎来帖
西北女孩的90天
你要不要泡茶?
别当被人“刷掉”的靶子
职场“插班生”别忙出风头
职场负能量
“老鸟”变“菜鸟”不得不小心
新民晚报职场方圆B04职场负能量 2013-02-26 2 2013年02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