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远离战乱
伊拉克总人口3000多万,其中1800万人小于25岁。伊拉克政府调查显示,80%年轻人不愿离开国家。
21岁女生沙赫德在首都巴格达一所学院求学,她的父亲2005年死于教派冲突。她说:“我希望国家越来越好,民众可以过上稳定的日子,享受安宁。只有国家解决了安全、政治和经济问题,我的个人理想才会实现。”
伊拉克青年和体育部2009年调查6492户人家的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15087人年龄在10至30岁,其中六成年轻人对国家未来持乐观态度。
25岁的费卢杰市民法齐因家境窘迫而不得不辍学打工,但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他说:“我的梦想与所有伊拉克人一样:过上平静而有尊严的日子,远离战乱。”
辍学失业率高
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无法上学或中途辍学以及找不到稳定工作是最大烦恼。伊拉克青年和体育部调查显示,92%年轻人接受正式教育,但辍学率依然较高。根据2009年统计数字,15岁至24岁人群中只有不到一半在校读书,其中男性比例较大。
伊拉克年轻人失业率较高,2009年25岁至30岁伊拉克人只有46%在职。年轻人最理想的工作是政府职员,中等级别员工月薪600美元。
25岁的巴士拉青年哈希姆一边在照相馆打工,一边接受计算机培训。他和妻女、父母以及6名亲戚同住,“现在想找份好工作非常难”。
展现包容心态
美国2011年撤军后,伊拉克深陷政治危机,教派矛盾凸显。2009年调查显示,近四成年轻人不愿与不同宗教或不同教派者交谈,52%年轻人没有与不同宗教或不同教派者交朋友。
联合国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特使科布勒14日说,他发现部分伊拉克年轻人近期参与一系列实地考察旅行,地点是其他教派的清真寺或神庙,展现出好奇心以及想了解对方的意愿。“他们问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一次打断族长讲话,称不想听教派立场,想听听有关就业和未来的事情,而不是宗派主义。”
科布勒认为:“有包容心的年轻人明天会成为有包容心的成年人,民众团结一心对国家而言至关重要。”
杜鹃(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