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一群大学生成立专项公益小组,以闵行区为试点,倡导市民文明合理使用公共自行车解决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低碳出行。今年,公益小组通过问卷的形式调研公共自行车正面临的困境。从100份有效问卷中,大学生们发现88%的受访者认可公共自行车的便民和环保价值,但早晚高峰和租赁地点带来的“潮汐现象”使得自行车分布不均,加上租赁网点知晓度不高等因素,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率受到影响。
对此,交大软件学院的两名大三学子研发了一款手机软件,可以通过GPS在地图上定位用户的实时位置,显示周边1000米范围内的租赁网点,并实时显示每个网点可用自行车的数量及停放空位数。这样一来,居民出行就可以及时掌握公共自行车的租赁状态,随时查看周围是否有车可借,目的地是否有位可停。
此外,“霸车”现象也是公共自行车目前遭遇的一个问题。公益小组组织数百志愿者走上街头、深入社区、走进学校,通过路演、宣传片、环保课等方式将绿色低碳的理念宣传,希望公共自行车能成为低碳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