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宴”加点“素品”
新民晚报首届上海国际兰展就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千奇百怪的品种,美不胜收的姿态,难得一见的名兰奇兰,兰展上不仅是获奖兰花专区个个是“大牌”,即使是景点中的“群众演员”,也是来历不凡,像从未在国内亮相的蜂兰,甘做西班牙景点“兰艺天成”中的一个“小配角”,全场总冠军“金童”——杏黄兜兰,在许多兰花主题景点中都有亮相。
“就像一桌盛宴,也需有荤有素,”有游客就在“反馈表”上提意见,“兰花盛宴大菜太集中,特别是品种展区D馆,每株展品都是珍品,不如每株珍品兰花,配些素雅的花卉和绿色植物,D馆面积也可以扩大许多,容纳更多的游客”。
“专业”加点“科普”
新民晚报首届上海国际兰展,定位于国际知名兰展,专业性的展示、国际化的布展、兰花培育的高水准,收获了14个国家和地区的兰花专家的溢美之词。而对于普通参观者来说,更盼在“专业”上再加点“科普”,一位游客在反馈表上说,“获奖兰花品种,很多只有拉丁文名称以及培育者姓名,缺少介绍和评价”,他说,很多参观者都在D馆找全场总冠军“金童”,有游客有疑问,为何兰展上有那么多“金童”,为何独独这株能拿大奖?“如果展区能向游客介绍兰展评奖规则,同时由评委给获奖兰花作点评就更完美了”。
“服务”多些“特色”
上海国际兰展自开幕以来,天天游人如织,主办方更多考虑的“普遍性”服务,比如加密地铁9号线洞泾站至辰山植物园短驳车班次;兰花主展区在大客流时实施单向通行、短时限流排队入馆等措施。
游客对“普遍服务”表示非常满意的同时,也盼望能在今后的兰展中,再多点“特色服务”,比如,引入更多的特色餐饮,游客来到兰展,不仅是赏兰,也需要“舌尖上的享受”;再比如,兰花参观能否设爱好者“深度游”专场,可以安排在闭馆时间以后,票价可以高一些,但由兰花专家进行科普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