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早教沙龙/教育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5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要一步到位“完美”
只要每一次都有进步
李景香
  前段时间,我去德国旅游,在当地租了一间民房。邻居男主人是高级工程师,女主人是名大学老师,他们有个7岁的儿子卡曼。

  那天,我去邻居家做客。卡曼带回家三份作业,只完成了两份,就去玩了。我问女主人:“那份作业卡曼是不是晚上做呀?”她说:“他晚上要和我们看电影,不做作业了。”我奇怪了:“可是他带回三份呀,只完成两份能行吗?”她说:“是带回三份,可是他的班主任说了,只要完成两份就行了,可以选一份不做。”

  还有一次,卡曼要做一件玩具,但是费了一个多小时,玩具是组装起来了,但样子丑陋不堪。让我吃惊的是,卡曼的工程师父亲似乎没过多地指导孩子。我问他:“你是工程师,应该对机械呀、内部构造很懂呀,为什么不帮孩子做得完美一些呢?”他说:“我帮他了,但只是适度的,他已经完成了呀,虽然不完美。”

  我说:“完美严谨不好吗,你们德国人做事不是都很完美吗?”他耸耸肩:“大人做事要严谨,但孩子不必。你看,卡曼完成了玩具制作,样子难看,但已经达标了,他用了1小时。如果他要弄得完美,可能需要3个小时,甚至是10个小时。他把这些时间用在别处不是更好吗?完美对孩子来说有些残酷,我们不能对孩子有过多的要求,话又说回来,如果这次他做得很完美了,他就没有进步空间了,不是吗?”

  德国人对孩子不那么严格,但也不像放羊一样不管,而是有个底线,那就是“达标”,合格了,你可以做得更好一些,也可以下次再完美一些。

  其实,说得浅白一些,德国人更注重的是“进步”,而不是一次到位的“完美”,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面。    李景香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广告
   第02版:广告
   第03版:广告
   第04版:广告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目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A29版:长三角
   第A30版:长三角/综合
   第A31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32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A33版:民生上海
   第A34版:民生上海
   第A35版:民生上海
   第A36版:民生上海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升学指导/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04版:升学指导/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06版:专版/教育周刊
   第B07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08版:早教沙龙/教育周刊
   第B09版:人才周刊
   第B10版:招生培训/人才周刊
   第B11版:人才周刊/招生培训
   第B12版:招生留学/人才周刊
   第B13版:人才周刊/招生留学
   第B14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汽车周刊
   第B1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20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2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2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2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2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说了“不” 还要教“对的”
不要一步到位“完美” 只要每一次都有进步
25至36个月让小鬼“当家”
鼓励之余 别忘让孩子会“认输”
广告
新民晚报早教沙龙/教育周刊B08不要一步到位“完美”
只要每一次都有进步
2013-05-08 2 2013年05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