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报上的消息说,广州沿街机关的厕所已经向路人开放,不禁感慨良多。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几位记者在昆明采访,大家先后内急,忍无可忍,但沿途一直找不到公共厕所,我当机立断,请司机将车开入政府大门,对门卫谎称进去采访。当我们如释重负轻松而出时,门卫还追问我们:找到领导了吗?
十几年前去美国里士满游览,中途忽然内急,四处遍访厕所不遇,只得询问街头的警察,不料他将手向附近的大楼一指。我进去解决了问题后才发现楼内实际是个办公场所,每间屋子里都有人在忙忙碌碌,可是,不用说门卫、保安,连个传达室也没有,出门回头一望门口的牌子,啊,原来是个政府机关。有一年在澳门遇上大雨,见到旁边有座典雅的小楼,就跑了进去,不想却踏入了澳门民政总署,这是历史文化建筑,可以随便参观,当然更可以休息、如厕。
寻找公共厕所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在各个国家旅游,出门上街难免都会出现找不到厕所的尴尬状态。如今的中国算是公共厕所比较多的地方,但在有些国家,不知为什么,死活就是看不见公共厕所。此时此刻,自然想起了麦当劳、肯德基,因为这里的厕所是开放的。如果找不见麦当劳、肯德基,就只好钻进咖啡馆了。可是后来又发现,很多咖啡馆的厕所居然上了锁,开关就藏在收银柜台的后面,只有喝咖啡的客人才被允许使用。为了如厕,我常常以一杯卡布奇诺做交换。宾馆,按理说是个上厕所的最佳地点,可我在卢森堡时,那里有个豪华的酒店就是不准游客进去方便。我的一位朋友便说上楼找人,说得有鼻子有眼,随后我们却一头钻进卫生间。前年在伦敦的国会附近找厕所,一位当地华人为我出主意,前方有家咖啡馆的厕所在二楼,而三楼是别的商家,你就直奔二楼,咖啡馆的服务生以为你是上三楼,不会阻拦你的。结果,每当路过这里,我就直奔二楼,多日如此,确实顺利。
私人店铺的卫生间肯不肯对所有人开放,不便强行干预,但公共机关对公众开放,原本就是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机关的厕所对外开放,还可以节约公共开支,节省劳动力,在街头巷尾也能免除挥之不去的异味。不过,我们这里的机关往往都拥有一个大院,机关大楼,也就是厕所所在地,一般都坐落在大院的纵深处,上个厕所并非三步两步便可以完成的事情。好像30年前,一个城市没有几座像样的剧院,却有数不清的机关礼堂,于是就号召礼堂对外开放,可结果,除了一座红塔礼堂因为靠近街面而坚持下来外,其他礼堂不是遮蔽重重,就是门禁森严,只能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