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在松江区水产良种场的四鳃鲈鱼养殖基地里看到,这些“小家伙”平均体长已达3厘米左右,头大而扁平,口宽呈扇形,两鳃前后各有一道凹痕,望之如同鳃孔,在鳃盖上又有条橙红色的条纹,看起来极似4片外露的鳃叶。据良种场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50万尾四鳃鲈鱼苗长势良好,预计年上市供应量可达5万尾,较去年翻一番。
松江四鳃鲈鱼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鱼之首,为保住、“修复”这一珍贵鱼种,近年来,松江区农委和本市有关专家积极开展人工育苗、养殖技术研究。由于松江鲈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按照规定,其人工繁殖子二代才可食用。于是,科研人员把人工培育出的子一代作为亲本繁育子二代,批量收获了可食用的人工繁殖下一代鱼苗,并开始探索大批量人工养殖技术。
水产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四鳃鲈鱼十分“娇气”,对水质和饵料要求也特别高。它们的生长期在淡水环境,繁育期却在咸水环境,因此科研人员不得不通过技术开发,人为制造出盐度变化的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