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资聪颖、勤奋努力,众人眼中的“好”孩子,究竟怎么了?记者从大同中学了解到,针对这些学生的群体特点,该校开设“资优生创新素养培育中的德育探索与实践”班主任工作室,请班主任们共同研究,如何给资优生,补上情商课。
四成资优生不堪期望
工作室负责人、大同中学高三年级组长刘萍告诉记者,市教科院对本市7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352名资优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资优生存在团队意识差、参与公益活动不热情、缺乏责任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弱等问题。相当多的资优生内心孤傲又脆弱,甚至焦虑不安。有41.3%的资优生认为,“由于社会与家长对我的期望太高,我经常为自己有可能达不到期望而郁闷。”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还不如一般同学。
“资优生的心理问题因其成绩的突出有可能被淡化,所以更容易积累而不易发现,也更容易爆发。”刘萍说,学校希望班主任之间的案例分享和研究,寻找帮助资优生全面均衡发展的钥匙。
对症下药不空洞说教
刘萍担任了三年的创新班班主任,集合的都是在自主招生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她感受最深的是,这群孩子能力强、悟性高,但“道德成熟度”不够。他们一点就通,但是对空洞的大道理说“不”。如何取得有效沟通?老师们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规律——
增加实践体验大同中学志愿者服务传统由来已久,“一班一居委”活动成为学生双休日和节假日的保留节目。但是,刚接手班级不久,刘萍就发现,相比其他班级,自己所带的班级反馈率较低。有同学直接问老师,花时间陪孤老聊天、到居委会“打杂”,我会有收获吗?刘萍在班级建立了每月反馈制度,并请一些已经参与服务的同学,将所感所想写入周记进行交流。渐渐地,同学们在真实接触了社会后被感动,在看到了别人如何对抗命运后读懂了面对困境乐观的生活态度。
避免当众训斥爱迟到的“老油条”令老师们头疼,“晚上复习晚了”是最常见的理由。刘萍发现,当面的指责似乎起不到效果,说多了,还会引起学生反感。她决定换种方式,将处理权交给学生,“你们觉得老师如何处理你能够接受?对迟到的同学,怎样的惩罚方式比较合适?”同学们七嘴八舌,一致决定,在教室前方挂一张出勤记录表,迟到大王必须“做俯卧撑”“跑圈”“为老师打扫办公室”。“不要给他人留下‘不靠谱’的印象,缺乏诚信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这时,老师再进行总结,全班都若有所思。刘萍觉得,尊重学生,他们会给予你更多的尊重。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