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大会首次由视力残疾人承担速录任务。上午,3位视力残疾人韩颖、宋军强、钱琴走进会场,准备妥当。9时,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他们的手指也在速录机上上下翻飞,时常要同时按下七八个键。电脑屏幕上的文字快速堆积起来,一行行查看,几乎与台上发言一字不差。
最近几个月,全国速录冠军刘凤鸣每天都要对3个徒弟进行五小时训练。他告诉记者,速录其实全靠盲打,盲人天生就有着不受视力干扰以及方位感较强的优势,只要经过培训掌握机器操作,熟记代表不同拼音的55个键位码,了解各种常用词汇和专业术语,速度和准确度并不比健全人差。职业速录师的平均速度是220字/分,仅培训几个月的3位视力残疾人目前为180字/分,再配合老师复核,基本可以满足大会需要。
几年来,上海基本形成集中就业、分散就业、自主创业、非正规就业等多种形式的残疾人就业格局,新增就业2.9万人。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开发新型培训项目,残疾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为近2千名残疾人提供计算机网络、手语翻译等鉴定服务。广大残疾人通过就业改善生活,实现人生价值。
为了让残疾人能走得出家门,融得进社会,无障碍建设必须先行。几年来,全市84%的商业服务建筑、91%的文化和体育建筑、99%的医疗机构和城市公园及全部轨道交通站点、交通枢纽均已配置无障碍设施。新建和改造各类无障碍设施2.9万处,盲道2550公里,路口缘石坡道5.3万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4.4万户。 本报记者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