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作为在中国大陆第一实施待用慈善的高文麒,他所遇到的状况并不乐观。两个月来,他收到了278份待用认购,但取用的更少。
“有人会相信我吗?”
2013年4月12日22时左右,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在微博上转发了“待用咖啡”的情况介绍,并号召在中国发起“待餐盒饭”,询问是否有人愿意尝试。
两个小时后,高文麒成为微博上的第一个响应者:“响应@陈里陈厅的号召,御上文化厨房自今天(2013年4月13日)起,每天提供5份‘台式卤肉饭套餐’作为待用餐。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共襄盛举!”
高文麒今年50岁,出生在台湾,做过记者、主持人、教师、顾问,1999年后到大陆从事写书、出版等自由职业。2012年,他入股了朋友在西安开的这间台湾餐厅,主要经营卤肉饭、鸡腿饭等台式便当。待用快餐在中国大陆行得通吗?高文麒并没有把握。然而他克制不住想要试一试的欲望,发出了那条响应微博。
他在微博中详细说明了餐厅地址,并附上套餐图示,包括米饭及汤、一道主菜、三道配菜。
他拟了两份宣传单,为了避免给人“高低之分”的感觉,最终选择了更中性的“认购”而不是“认捐”,“取用”而不是“领用”——要让受助者有尊严地获得帮助。卤肉饭套餐的正常售价是16元,高文麒简单计算过成本约为11元。整数更容易操作,认购价被定为10元。
“这个真的不要钱吗?”
4月13日中午,高文麒在店门口挂出了小黑板,写上:“本店提供免费待用快餐,请入内取餐”。“免费”两个字,他特地用了红色。
很快就有了第一位认购者。这是高文麒的一位朋友,也是一位慈善志愿者。本来约好见面商议其他事情,看到宣传单,便认购了两份。接下来认购的3份,全部来自媒体记者。嗅觉灵敏的本地记者,在待用活动实施的第一天就找到了店里。
记者们在这里等了一天,却没有等到取用者,悻悻而归。
第一位取用者第二天才出现。而让高文麒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一看就是外地来做工的人,穿着不是太干净,背着一个大蛇皮袋子,看起来十分疲惫。他站在店门口,连问四五遍:“这个真的不要钱吗?”他取用一份后,小心翼翼吃完,悄悄地离开了。一天后,他又出现在店门口,第一句话还是:“这个真的不要钱吗?”
触动每个人心中的善念
高文麒的“待用快餐”出名了。也带来了他未曾预料到的后果。
远在世界各地的朋友都打来电话,“给个银行账号,我要认购!”他担任顾问的一些大型餐饮企业也来捧场,要求认购1000份至5000份不等。高文麒有些不理解,这只是一份小小的“举手之劳”式的义举,为什么一定要大张旗鼓?为什么搞得像是个形象工程?
“我的愿望是触动每个人心中的善念。”他写道:“待用快餐不只是为需要的朋友提供一餐温饱,更深一层的是希望。”因此,他还作了认购的上限规定:每人3份。
他还记得,一位老人来店里取用待用快餐时,坚持要向高文麒出示低保证和残疾证:“我就是要证明我没骗你!”
高文麒心酸得无言以对,“他不相信我真的相信他。”
中国新闻周刊(陈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