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香港作为国际航空枢纽,每天提供近千个航班,但香港消费者委员会近年收到的有关航班延误的投诉却不多。不少网友表示,时间浪费在交通工具上最恼火,但香港的机场、航空公司似乎就是有办法让你恼火不起来。
“有一次因为航班延误要改签机票,香港机场就安排在登机口旁边的小柜台上办理,花10分钟排个队就能完成。”经常往来内地和香港的香港居民汪先生说,“如果在内地,要重新出候机大厅办手续、再过安检、再回来登机口,真心折腾。”
汪先生表示,在香港机场延误,香港的航空公司绝对不会“坐视不理”。延误期间碰上饭点,航空公司通常会派发餐券和水。香港机场候机大厅内餐饮、上网、充电设施齐全,没有后顾之忧。
港龙航空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杨伟添表示,应对航班延误,最重要是要让客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很多乘客、服务人员之间的问题,都源自沟通。”
对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航班延误,香港机场有一套人性化的解决方案,考虑了被延误乘客种种可能的需求。每当有台风天气等事件,预计会有大量航班出现重大延误或取消时,香港的电视台、电台等媒体就会广播来自香港机场的信息,呼吁旅客避免前往机场,并在前往机场前先查阅网页或向航空公司查询有关航班的情况。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增加机场拥挤,二来也可以尽量让乘客不要白跑一趟。
面对大面积延误、旅客滞留机场,机管局也有既定应变机制。若因风暴吹袭引致航班延误,还会要求机场大楼内的食肆在风暴吹袭前预备足够食物,继续服务旅客。同时,机管局会与航空公司及地勤服务公司保持联络,提供协助。对于有特别需要的旅客,机管局会调派由机管局办公室职员组成的旅客关顾组,为滞留在机场的旅客提供水、干粮及毛毯等,并向旅客提供资讯,帮助联络航空公司、使馆、入境处等。
香港大学法律学系副教授赵云表示,香港的航空公司受到国际公约《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或《蒙特利尔公约》)和本地《航空运输条例》约束。特区政府表示,因航班延误而导致的投诉及赔偿问题,属航空公司与乘客之间作为买卖双方的合约,故由双方协商解决。香港消费者委员会也表示,在收到投诉后,消委会一般以调解方式协助解决争议。2009年香港消委会收到有关航班延误的投诉有30宗,2010年有21宗。民航处收到的类似投诉更是屈指可数,2009年到2011年3年内仅有4宗。
香港立法会议员谢伟俊表示,以目前的国际条例而言,如果不能证明航空公司有明显“疏忽”导致乘客延误,投诉空间并不大。也就是说,在航空公司没有故意、严重的疏忽情况下,乘客很难获得金钱赔偿。人民日报(葛瑜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