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汇公司今年5月宣布将以71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的肉制品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引起美国不少政坛人士关注和质疑。
双汇收购案提出后,引发不少美国人担忧,包括中美肉制品标准不同,并购可能引发食品安全关注以及中国消费市场巨大,并购可能波及美国猪肉供应,致肉价上涨。
面对质疑,史密斯菲尔德首席执行官波普在参院听证会上说,这项收购案一方面推动美国产品出口、带动就业;另一方面满足中国市场需要,是“双赢”。
波普说,收购不意味中国的猪肉制品由此进入美国市场,而是美国传统肉类品牌有机会进入新市场。
就并购成功后肉制品的质量,波普说:“什么都不会改变……我们仍将按照美国法律行事。”
另外,就一些参议员担心收购波及美国市场猪肉供应和价格,波普否定这一可能性。他说:“中国猪肉市场占全球消费份额50%,他们的需求还在增长,而美国的猪肉市场已经持续衰退15年了。”
美国参议院农业委员会主席戴比·斯塔贝诺提出新质疑。她担心,可能会有更多中国资金选择收购美国农业企业。一些美国农民利益团体游说国会,称双汇收购案对行业整合影响巨大,致使小农户利益受损,因此强烈反对这一收购案推进。
多家媒体报道,中国企业过去5年中在世界各地购买食品制造企业和农场花费327亿美元,主要涉及乳制品、红酒和粮食等领域。
食品安全专家认为,美方担忧收购案影响食品安全,中国消费者也应留意美国农业制品的安全标准。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在肉类产品的生产中允许使用中方严令禁止的莱克多巴胺等“瘦肉精”类添加剂。历史悠久的食品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依照美国标准生产肉制品,其产品是否符合中国市场安全标准引发不少消费者怀疑。
史密斯菲尔德宣称,这家企业已经开始生产不含“瘦肉精”的肉制品,以备向中国市场出口。
宿亮(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