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武夷山是一座茶城一点不过分。在下榻的宾馆边上,那茶叶店、茶叶馆多到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这些茶叶店店面大小不一,招牌各异,有的装潢气派,有的简单,无论繁简,却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每家茶叶店里都放着一张茶桌,边上或放着几张树木形状的凳子,或放着竹椅,几个人坐在那慢慢品茶,手中的杯子,或者是细白瓷的,或者是玻璃杯,完全看不到大碗喝茶的情景。我们几个人走进了一家茶叶店,年轻的老板立刻站了起来,招呼我们坐下。见我们犹豫不决的样子,老板说:“买不买没关系,尝尝我们武夷山的茶!”呵,武夷山茶香,武夷山人的热情更是让我们受宠若惊。我们发现,很多人在自己的家门口,吃着功夫茶,那一份淡定,几分闲情,都在脸上刻着。茶,成了武夷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在一个农家乐吃饭,吃饭的客厅里,一台机器发出轻微的声音,机器上的指示器正在不停地闪烁,一打听,原来是机器炒茶叶。
茶叶,是武夷山的主要经济作物。在武夷山有名有姓的茶叶就有300多种。为了对武夷山的茶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我们特地参观了武夷山茶博园。茶博园总面积7.8万平方米,由武夷山市政府斥资1.9亿元人民币于2008年建成,茶博园集中展示武夷茶的历史、传说和制作工艺。茶博园的景观园区是茶魂广场,这个广场总体上平面呈叶片形,在广场的边缘部位用暗红色花岗岩镶嵌,寓意大红袍的“三红七绿”,十分漂亮,具有超凡的意境。茶魂广场前端一座茶树状屏风上书“大红袍赋”,在大红袍赋的后面则是三座很壮观的雕塑,分别是“武夷三圣”——神农、彭祖、武夷君,两侧环立的是历代与武夷茶有着不解之缘的十四位名人。武夷山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而王中之王就是“大红袍”。相传,康熙皇帝巡视江南之际,因患水土不服,卧床不起,诸多良医献策配方,都不能治好,后来有人献上一包武夷山的茶叶,请康熙皇帝饮用,不料,康熙一喝病就好了。当康熙得知这种功效神奇的茶,原系武夷山生产时,当即脱下红色御袍,派人送往武夷山,披挂在茶树上,以示谢意,“大红袍”因此而得名。“大红袍”品质奇绝,有一叶能泡一桶之说,味醇厚回甘,汤色橙黄、清澈,叶底匀亮,冲泡七次有余香,难怪它会具有神秘色彩。它的四棵母树生长在武夷山天心九龙窠的悬崖峭壁上,两旁岩壁矗立,日照时间不长,温度适宜,四季都能得到细泉的滋润。为了保护这四棵母树,据说,已经停止采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