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 题内话~~~
● 题内话~~~
● 题内话~~~
● 题内话~~~
     
2013年07月2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 题内话
混血建筑中再见“拿摩温”
艾 考
■ 园区外围有一块保留的“拿摩温”宿舍建筑
  ◆ 艾 考

  本是为了参观半岛1919文化创意园而来,却不想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作家夏衍笔下那些“拿摩温”们的宿舍,每排八座相连、总共四排的尖顶红瓦的青砖房子是当初吴淞大中华纱厂的工头宿舍,紧连着如今变身为创意园区的老厂房,独特而别致的样子让人一眼就被它吸引住。

  这些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外观上看却仍然保存得相当完整,至今仍有人在里面居住。整片建筑无论是墙体、屋顶还是门窗都原汁原味,房子之间相连在一起,让屋顶形成了非常整体的锯齿状,很难想象如此富有立体感的房屋居然是解放前给工头们住的地方。或许是由于那个年代的复杂性,这些老房子也有着“混血”的感觉,它们既有石库门的纹理,又有西式洋房的细节,还有日式民宅的结构,这样“三不像”的另类风格却恰好是那个年代最常见的。

  带我们前去的园区工作人员告诉我,这里可能是上海仅剩唯一的拿摩温宿舍了,而且在地区规划中有可能要被拆除,这让我感到一阵危机感: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已经牺牲了太多不可还原的历史遗迹了!这独一无二的历史风貌建筑难道也躲不过这样的厄运?

  事实上,这样既富有时代感又具有地方特色,并且保存如此完好的历史建筑正是上海这座城市最有代表性的元素,这是任何其他城市和地区所不具备的,如果为了解决经济发展或是城市居住问题而拆除,实在是因小失大。一座城市最大的资本不光体现在经济建设或是城市化进程上,那些反映历史人文的活历史书更是蕴含着更持久的价值,毕竟,能够让人感受到城市的人文魅力,才能让后人对这座城市产生深刻的印象。维系好城市开发与风貌保护之间的平衡,决不能简单地依靠拆旧。停一停,想一想吧,别再等十年二十年后,大呼后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变身”在艺和文之间
本期导读
混血建筑中再见“拿摩温”
相关链接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B01混血建筑中再见“拿摩温” 2013-07-20 2 2013年07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