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以“莫干山路50号”—— 目前苏州河畔保留最完整的民族纺织工业建筑遗存的姿态,走进人们的视野。之后的十几年里,大众对于苏州河畔的老房子有了全新的印象,同乐坊、红坊、8号桥、1933老场坊……纷纷粉墨登场。
十多年过去了,创意产业方兴未艾,由老房子功能置换后的诞生的创意园人气各有不同,有的人头攒动,有的门庭冷清。除了出租空间,创意园的管理者还能做什么?“为城市带来精彩,为生活增加色彩”,创意园区为我们究竟带来了哪些变化?
关键词:服务
为创业者牵线找机会
在全球排名第三的游戏公司做副总监的叶维中在而立之年选择辞职创业,靠自己的创意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彼时,上海国际设计交流中心正在招商,叶维中租下了一百多平方米的一个空间,带着五六个人的团队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室。三年多过去了,当年的工作室已经成为拥有三十多名员工的上海摩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且获得了文化部网络动漫原创扶持基金;入围了美国Siggraph大会New Tek公司动画比赛;创立了魔豆动漫原创中心和魔豆成才教育平台两大品牌。
叶维中说,这几年里,自己是和园区一起成长的。除了创业初期园区提供的比较优惠的租金外,园区还积极地为园区内的企业寻求各种机会。半年前,上海男篮三位大将的卡通形象出炉,赢得了球迷们的好评,而操刀这组卡通形象的,正是叶维中的公司。“是园区在中间积极牵线,为我们争取到了机会。非常感谢园区,领导者的思路和富有创意的想法,让我们这些小企业得到了很多机会。”
关键词:互动
有需求的为懂设计的出主意
载着珍贵历史碎片的莫干山路50号创意园,是上海最早的创意园之一,是上海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仓库群、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也是全国最具影响的园区之一,无论酷暑还是寒冬,这里总是人头攒动,只是这些年里,来这里的人悄悄地在变化。从早期的艺术家、收藏家、画廊经营者,到如今有了M50的知名品牌。
今年的市民文化节中的市民创意大赛就是由园区里承办的。围绕“与生活对话,让创意发声”的主题,市民创意大赛将评出100名市民设计师。上海M50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艺介绍说,今年,大赛的组委会接到了不少盲人、残疾人打来的电话,“他们虽然自己未必能做设计,但是会提出一些很好的点子。”在王艺看来,这些来自弱势群体的金点子,正是创意走进柴米油盐的实际生活最好的切入点——因为,好的创意,就是可以让生活更加便捷,更多温情。
创意园区品牌的衍生产品——已经办了两年的吾灵小小画家坊这个夏天也将推出新内容。这个以幼儿“创意美术”开发和培训为特色的活动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很多孩子参加了一次又想再参加一次,可是,忙着工作的家长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在炎热的暑假里一次次带孩子来参加活动。于是,这个暑假,孩子们将可以走进书店,把小小画家坊的课程带回家。第一册包含20个课程的出版物8月就将和孩子们见面,除了教授孩子们对综合材料的运用外,随书还会配上一个材料包。孩子们可以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自己的创意美术作品。
关键词:交流
与大师对话向能者学习
近年来,随着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梦想。要进步就要向能者学习,要和强者交流。华人杰出平面设计师展将于2013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期间亮相。届时,青年设计师们将有机会与设计界的教父级人物靳埭强先生面对面交流对话。
因为工作原因走过不少国家,也时刻关注着各地创意产业的王艺说,自己在一些创意产业发达的国家,总会被细节惊艳到。“我在意大利看到那里售卖的简装啤酒,外包装是个纸盒,有个开口拉开就是个小龙头,拧开龙头啤酒就会流出来,这样的设计既方便又有趣。日本人习惯带便当,他们的商店里有各种各样的便当盒,有不同图案的,有不同功能的。那些经过设计师创意设计的细节,让便当盒充满了温情。”王艺说,“相比之下,中国的设计师们更喜欢‘拗造型’,而且,那些加入设计师创意的产品价格往往很高。其实什么叫创意产品?创意产品首先是生活用品,比如一个温酒器,一只便当盒。因为加入了设计师的创意,这些最常见的生活用品多了趣味和情感,也让我们的生活添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