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6:新民俱乐部
     
本版列表新闻
作为一名八○后,夜报承载了我太多的儿时记忆——~~~
作为一名八○后,夜报承载了我太多的儿时记忆——~~~
作为一名八○后,夜报承载了我太多的儿时记忆——~~~
作为一名八○后,夜报承载了我太多的儿时记忆——~~~
作为一名八○后,夜报承载了我太多的儿时记忆——~~~
作为一名八○后,夜报承载了我太多的儿时记忆——~~~
     
2013年07月2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为一名八○后,夜报承载了我太多的儿时记忆——
新民晚报,让我感受“轻摇慢生活”
章雷
  小学时,建国西路那一带的老洋房里,爷爷总是戴着老花镜坐在一把吱吱作响的老式摇椅上读着《新民晚报》;中学时,吃好晚饭爸爸总是差我去楼下拿晚报,与我一同阅读时事新闻,用爸爸的话来说:“男孩子要多知道点国家大事”;上高中后,我每天一放学就去信箱处等《新民晚报》,直接翻到体育新闻,各种精彩的球赛报道是我繁忙学业中的精神慰藉。 

  大学后,我开始住校,回家后也总是对着电脑,《新民晚报》似乎就此淡出了我的生活,直到有一次,我被晚报上一篇名为《初到拉萨》的文章吸引,其中有一段文字这样写道:“世界屋脊上的拉萨,是离太阳最近的城。白的楼房,绿的草坪,黄的经幡,她的颜色最亮。仿佛有数十个太阳在拉萨停留,满城是长着翅膀的阳光……”此后,拉萨便成为了令我魂牵梦绕的城市。《新民晚报》也重新回到了我的生活里,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偶尔也会泡一杯咖啡,细读晚报,遇到好文章还会将它们做成剪报留存。 

  不知不觉,我发现我的剪报里有不少关于拉萨的文章,终于我循着文章中的轨迹,来到了拉萨:步行在环绕大昭寺的八廊街上,游走在阔坦的布达拉宫广场,站在横卧拉萨河的大桥上,忽然有一种阳光透心、苍山似海的新鲜收获。我如愿地坐在“玛吉阿米”餐馆里,一边品尝着味道纯正的藏式小吃,一边隔窗眺望石砌斜街上潮涌浪卷的人流。临走前,我在店里的取阅框里留了一份《新民晚报》,心想5年前种下的“草”,如今终于如愿了。当我融入八廊街花花绿绿的人流里,终于感受到了在城市里无法体会到的“富足感”。 

  如今,我又开始定期阅读晚报,坐在爷爷那把咯吱咯吱作响的老式摇椅上,照不到电脑的辐射,关掉时时作响的手机,我终于可以安静地享受这轻摇的慢生活,感恩《新民晚报》给我带来的片刻安宁和升华。  章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去古猗园听荷花名画科普讲座
读者互动后屏息观看《万箭穿心》
新民晚报,让我感受“轻摇慢生活”
喜欢明星 更爱文学
我最敬佩消防员叔叔
新民环球讲坛 诚邀读者参与
新民晚报新民俱乐部B16新民晚报,让我感受“轻摇慢生活” 2013-07-20 2 2013年07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