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液氨泄漏事故发生后,伤员主要被送往大场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原宝钢医院)、利群医院等医疗机构。截至目前,事故造成15人死亡、5人重伤、20人轻伤。
部分遇难者体表有烧伤
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宝山区大场医院,急诊楼门口阶梯旁堆放着四五袋衣物,依稀可以辨别有蓝色的工作服和彩色的便装。虽然有黑色垃圾袋覆盖,但靠近时仍可闻到一股浓烈的刺鼻气味,四周叮着好几只苍蝇。
“这件蓝色衣服就是我妹妹的,她才34岁啊!”潘女士恸哭道,今天中午接到电话说妹妹出了事故,急忙从昆山赶来,被告知妹妹已经丧生,“她在这个工厂做了3年多,在车间包装水产品。我们上一次见面还是端午节,准备马上一起过中秋。”
“吸入过量氨气造成呼吸道灼伤,是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大场医院医务科长郭全介绍,从昨天上午11时15分送来头两名伤员开始,大场医院共收治35人,其中13人送达时已经死亡,1名重伤者被转至同济医院,另外2名重伤者和2名烧伤者经抢救后分批送至长海医院,剩余17名轻伤者已安置在病房。据悉,还有2人在事故发生后被送往普陀区利群医院,已不治身亡;3名伤者则送至第三人民医院。“根据不同症状,医院安排伤者吸氧,并注射激素以抗感染,呼吸道严重受伤的要做气管切开手术。”
事故中,部分遇难者送医时伴有体表烧伤,已经面目全非,难以辨认,有关部门将通过其他方式进一步确认死者身份。
工人每小时工资只有9.5元
在住院部8楼,35岁的李芬(化名)躺在病床上,吊着盐水,精神状态良好。“事发时我在职工宿舍休息,11时刚过听到楼下有人大喊‘快跑快跑’,就赶紧逃了出来。”李芬回忆,液氨泄漏的车间离宿舍楼只有七八米距离,一下楼梯就看见几米高的白色浓烟,“臭味真厉害,不能呼吸透不过气,我看到浓烟中有人当场就晕倒了。”逃出厂门后,李芬乘公司车辆前来就医,“我们车上有人皮肤都被烧得皱了起来,嘴巴也肿得很厉害。”
和李芬在同一间病房的,是她的另两名同乡,分别为26岁和52岁,都属于轻伤。一个半月前,她们和40多名老乡从连云港到翁牌公司打工,在车间流水线从事速冻鱼、对虾等水产品的包装,而液氨就是一种常用的制冷剂。
李芬每小时工资只有9.5元,工作强度却极大,“中午12时开始上班,说是晚上10时下班,但都要加班到第二天早上8时,每天工作20个小时,今天刚睡了3小时就发生事故。”无论是工作环境的艰苦,还是死里逃生的经历,李芬都没有告诉家人,“怕他们担心,幸好逃得快,我们和工厂签的合同只有2个月,10月初就回老家。”李芬心有余悸,说话间她坐起身,“我想去找找小姐妹,听说她插着呼吸机,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