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政治陷孤立
法新社评论说,2003年法国时任总统希拉克公开反对美英等国对伊拉克动武,法美关系一度降至冰点。这次,在英国政府对叙动武提议遭议会反对的情况下,法国却充当了反叙“急先锋”。
法国独立智库战略研究基金会研究员泰尔特雷说,在军事上,美国并不需要任何盟国支持,可以单独完成对叙的打击。不过,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无论是法国还是美国,都需尽快建立一个基础广泛的联盟,解决军事行动的“合法性”问题,避免在政治上陷于孤立。
谋求扩大影响力
奥朗德去年上台后,调整外交政策,将中东、非洲视为发挥大国影响力的重要舞台和战略依托,明显加大了对这些地区事务的干预力度。
奥朗德在叙利亚问题上态度坚决,在西方国家中率先承认叙反对派并提供资助,率先指责叙政府军违犯国际公约使用化学武器。在英国议会否决政府对叙动武提案的情况下,奥朗德依然高调宣布将参加对叙军事行动。《费加罗报》说,在对叙动武问题上,法国只能凭借“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理由才能使自己师出有名。在马里问题上,奥朗德政府正是强调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有可能对法国安全构成威胁,才获得民众压倒性支持。
不过,法国民众似乎对此并不买账。法国民调机构BVA31日公布的一项对超过1000名成年民众调查结果显示,64%的法国人反对军事干预叙利亚,34%同意军事干预。在对叙动武的问题上,58%的法国人不信任总统奥朗德。
动武后果难预料
奥朗德一再强调,法国希望针对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坚决而适度”,目的是对叙政府实施惩罚和制裁,形成威慑,并非推翻巴沙尔政权。
战略研究基金会负责人加米耶·格朗说,如果未来对叙动武,法国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将是有限的。如果美军针对叙化学武器设施发动空袭,法军可以参与;但若美军延长军事行动时间并以导弹打击为主,那么法军的作用就相对较小。
舆论认为,即使西方国家对叙采取军事行动,也很难取得实际效果,甚至反而会引火上身。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说,针对叙利亚的有限军事打击不会有什么效果。前外长韦德里纳也指出,军事行动很可能难以达到震慑巴沙尔政权的预期效果,反而会让西方国家深陷泥潭。
前总理菲永认为,不管是否动武,法国不应草率决定。与利比亚和马里相比,叙利亚情况更复杂,军事干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将战火引向邻国黎巴嫩,威胁到以色列安全,甚至引起阿拉伯世界复杂的教派冲突。他强调,解决叙利亚问题的最好办法仍然是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