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20日,拙著《壶中书影》在上海书展举行首发式,由于不是双休天,是书展最后一天,天又那么热。我和出版社编辑都担心来签售的读者少,只准备了200本新书。
但上午9点半未到,中央大厅前六排位置已基本坐满,签售一开始,“长龙”的队伍从一楼一直排到了二楼书展入口处。在一个小时内,我见到了不少手拿“壶中书影”剪报的老先生,还有一些读者带来我以前出版的几十本书让我签名。面对读者的厚爱,我满怀感激之情。我让愿意与我交流的书友在纸上留下名字与联系方式,我答应今后与他们保持交流。
一个小时的签售活动结束了,200本书已基本签完,但读者的队伍仍很长,幸亏文汇出版社二楼书柜内还有几十本《壶中书影》,于是,书展同志让我从一楼中央大厅转移到二楼继续签售。由于匆忙转移,等我把那几十本书签售完毕,这才发现十几位书友留下联系方式的那张纸找不到了。为此,我怅然若失,先前的高兴也减去大半。
我心中自知,自己每次为新书签售都会有许多书友蜂拥赶来,记得最多一次是在书展签售《古龙小说艺术谈》与《金庸小说人物谱》,从上午9点一直签售到下午4点。平心而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编辑与作者,能每次签售成功,这不是我作品的高明,而是因为我在执编“读书乐”的22年中,是《新民晚报》让我与广大书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22年中,我开设的“书友茶座”,几乎每天有读者来信,我也一一回复,与他们一起探讨有关书的话题,为此我复了几千封回信,还为几百位读者买书寄书。正因我拥有这样一批心心相印的书友,才使我每次为读者签售增加了信心。
我一直以为,一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某个领导或某位权威的一句话来盖棺论定。任何一部作品,都要经过岁月的考验,对书的价值作出最终结论一定是广大读者与书友。
在签售后的一周内,我收到一封书友来信,他问我:“也许您还在忙,我想我提的问题一定会收到您的回复。”这位读者正是那天给我留下联系手机中的其中一位。
在此,我要向给我留下联系方式的十几位书友说声对不起,不是我不给您回电,实在是我把您的联系方式给弄丢了。真的不好意思,如果您愿意,请把您的联系方式写信到我单位,我一定及时给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