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2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老百姓喜闻乐见
过传忠
  过传忠

  黄永生先生走了。这位“上海说唱”大师在上海人心目中的地位有目共睹,遗体告别时冒着酷暑前来的上千“粉丝”,有的甚至远自新疆,而且一番发自肺腑的感言令人动容。

  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我一直关注着他的演唱艺术,深深感到他的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为老百姓喜闻乐见。数十年来,他坚持与民同乐,为民供乐,给广大群众带来了难以忘怀的无限欢乐。

  说起滑稽说唱,本该引人发笑,不足为奇。但他给人们带来的笑又与众不同,至少有两点值得大家思考、研讨。

  一是寓教于乐,充满正气和大气,这从他一系列作品的取材、创作和表现手法上都能看出来。他想老百姓所想,求老百姓所求,作品往往能反映老百姓的心声,能具有时代的旋律和色彩。“四人帮”粉碎后,他那“毯子身上盖一盖”的唱词之所以能家喻户晓,久传不歇,原因就在于此。他的很多段子正面歌颂祖国面貌的今昔变化,歌颂改革开放的日新月异,尤其是像《热心人》那样的作品,纵情歌唱好人好事好风格,实在是一种突破。他不作假、不粉饰,少空话、少套话,一切全靠真实的人物和动人的细节来说话,以小见大,烛幽显微,说服力和感染力就油然而生了。他有些作品表现对敌斗争,也是注重刻画正面人物,爱憎鲜明,褒贬深刻,绝不因贪求廉价效果而“捣浆糊”。他鼎盛期有些作品,如《山》、《人》、《路》等,更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知识性,文化层次较高,但他在雅俗共赏、深入浅出上下工夫,照样深受观众欢迎。他不是一个一般的“逗笑者”,他称得上一位“真善美”的传播者。

  二是精益求精,充满探索的勇气。他基本功扎实,但不吃老本,不拘囿于说唱这一曲种的固有园地。他博采众长,广泛吸收各类剧种和曲种的养料,有些已经被他化为己有,成为他创作手法上的得意之笔。在唱腔上,他广为开拓,许多剧种都被他化用,甚至吸收了一些流行歌曲的旋律;在说表上,他借鉴评弹、相声乃至北方评书的技巧,更为鲜明生动;在表演上,他糅进了一些京剧、影视等兄弟艺术的方法,形成了大起大落、纵横捭阖的风格,大大拓宽了说唱艺术的表现领域。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努力不是为了卖弄和炫耀,而是为了艺术的更新,为了说唱艺术更加辉煌的明天。

  由于语言的限制,“上海说唱”未能走出上海和江浙,甚至连一次“春晚”也未上过,想来还是挺令人遗憾的。愿后人们能从黄大师那里接过接力棒,一程一程传下去,创造上海说唱更美好的明天,因为,老百姓热爱它,需要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美丽长三角大型系列采访——长兴行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世经经纬
   第B04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8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升值空间/彩票世界
   第B12版:创业钱途/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4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6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元稹之薄
艺术歌曲中的音乐和诗
为老百姓喜闻乐见
心灵的微光
今宵灯谜
神奇斑点湖
中国人在撒马尔罕
高僧的纪念(速写)
新民晚报夜光杯A13为老百姓喜闻乐见 2013-09-20 2 2013年09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