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2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人在撒马尔罕
朱 光
  朱 光

  用中文搜索撒马尔罕的结果,零星。条目仅分两大类:习书记近日去参观了撒马尔罕的帖木儿家族历史博物馆,以及进一步打开页面后,发现也就两三篇中亚旅游攻略的参观掠影。总体而言,这里的最大亮点是当年丝绸之路的重镇。

  当我刚在撒马尔罕火车站月台落地时,负责接待我的当地姑娘都尔多娜很兴奋地说:“你是我学中文后,第一个遇到的中国人!”她是当地外语学院中文系的四年级学生,身穿绿白相间的国际音乐节接待人员制服,有点像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小白菜”。与她交流必须中英文并用,不过她的上级已经是撒马尔罕市长助理。

  撒马尔罕是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从1997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音乐节,由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利莫夫亲自倡议举办,今年是第九届,吸引了54个国家400多位音乐家以及记者等前往参加,其中有10位中国人。除了我这名唯一的记者之外,还有评委会主席陈圣来,1位来自台湾的音乐节顾问郭小姐,以及7位来自中国歌剧舞剧院民乐团的成员。我们10人,就成了撒马尔罕人民2年才能看到一次的中国人。

  当我走进新闻中心的时候,得到了新闻官的诚挚欢迎,他用乌兹别克语对中国记者前来采访表示莫大的欢迎。主办方竟然还准备了中文版的音乐节概况介绍——就是看得懂单词,看不懂句子。反复看了两遍后,我决定向给我中文版的男生索要英文版。他迟疑地问我:“中文的,看不懂吗?”我点点头。于是,这位中文系研究生答:“这是我翻译的,能帮我改改吗?”于是,我一口气帮他改了三篇稿子,从音乐节概况、音乐论坛简介到日程……

  400多位音乐家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了解,胜过了普通外国人。当我用英语向他们介绍民乐团的7位演奏家是演奏“中国传统乐器”时,他们都会进一步追究:“哪一样传统乐器,名字是?”“二胡、琵琶……”中文和英文发音并无太大区别,音乐家们却依然熟悉。甚至有一位印度尼西亚指挥家弗兰卡表示,“我不会把二胡用在我的世界民族音乐交响乐团中,因为它的中国个性太鲜明了……”这位把二胡比喻成巴尔扎克雕像的那双手的弗兰卡,曾是谭盾的大学同学,在印度尼西亚是三个音乐节的创始人,也是音乐节的评委之一。

  虽然音乐节也是一场全球民族音乐的比赛,但是每晚在宾馆大堂里由音乐家自发举行的音乐盛会,才是精髓。二胡、琵琶甚至扬琴——其实都是在丝绸之路上从中亚一带来到中国的。据对乌兹别克斯坦一带很有了解的台湾郭小姐透露,当年与杨贵妃关系不错的安禄山,就是“当地人”,他俩是胡旋舞最佳男女舞者的代表人物。在撒马尔罕的艺术博物馆里甚至还能看到一架扬琴。更不用说全球互通的打击乐了。因此,无论是埃及、伊朗还是土耳其等国的音乐家,都能拿乐器与中国音乐家互动。你方不用唱罢,我方就能登场,即兴互动,造就了每晚凌晨1点还掌声雷动的“轰(动)趴”。

  此外,还会有长得像印度电影《流浪者之歌》里拉兹一样的塔吉克斯坦鼓手,跑来热忱地表示他热爱“孔夫子”——是,用中文说的“孔夫子”——因为他读了波斯文的《论语》!当我想把这些世界大同的奇妙故事发微信时,发现当地最给力的无线网络是“ZTE中兴”。用着中兴手机的都尔多娜告诉我,她的中文名字是“中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美丽长三角大型系列采访——长兴行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世经经纬
   第B04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8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升值空间/彩票世界
   第B12版:创业钱途/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4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6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元稹之薄
艺术歌曲中的音乐和诗
为老百姓喜闻乐见
心灵的微光
今宵灯谜
神奇斑点湖
中国人在撒马尔罕
高僧的纪念(速写)
新民晚报夜光杯A13中国人在撒马尔罕 2013-09-20 2 2013年09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