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访76岁上海画家陈家泠
~~~——访76岁上海画家陈家泠
~~~——访76岁上海画家陈家泠
~~~——访76岁上海画家陈家泠
~~~——访76岁上海画家陈家泠
     
2013年09月2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冒险,为捕捉艺术灵感
——访76岁上海画家陈家泠
林明杰
  陈家泠作品《善男信女系列》  本报记者 胡晓芒 摄
陈家泠的家具装置艺术作品
  76岁的陈家泠,让人们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青春活力不是岁月可以局限的。

  “精力旺盛啊!”“真有灵感啊!”这是昨天“化境——陈家泠艺术展”开幕首日展上,观众们发出最多的感叹。这个展览占据了国家博物馆4个大展厅。其中展出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今年完成的,而且以大幅作品、巨幅通景、组画、系列作品为主。非但作品尺幅大,形式、题材也变化多端。

  敢放弃

  除了人们熟悉的花卉、山水系列,这次展览的人物画尤为出彩。色彩鲜亮,线条抒情,构图大胆,富有装饰性。其中参照民国月份牌画的美女系列,参照五代画家贯休石刻画的16罗汉。但参照只不过是激发其灵感的一种途径,不是临摹或仿制,而是全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创造。他用大块面的色彩加上流畅灵动的线条构织的人物画,迥异于前人,有着鲜明的个性。

  其实陈家泠早年即以人物画著称,以善于捕捉人物的美,善于运用漂亮的笔墨线条著称。但他后来大胆放弃了自己这些看家本领,采用的全新的技法进行创作,因此一度颇被诟病、质疑。但也因此他在中国水墨画上探索出了新的技法和表现形式,让人们对传统的国画有了焕然一新的感受。这次展览,他又放弃了拥趸广泛的艺术手法,采用了新的技巧组合,不拘一格地融合了传统和创新的艺术手法。

  敢投入

  陈家泠是一个敢于为自己的艺术事业大投入的艺术家。他过去在上海率先创办艺术瓷窑,建造了在上海最好的窑炉,购买最好的瓷土,聘请景德镇最好的技工,花巨资在市中置业创办了陈家泠瓷艺馆。为了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他创作的瓷器烧成后大多被他砸掉,只剩下少数符合要求的。因此朋友们说他不是烧窑,是烧钱。烧成的瓷器由于精品难得,他不舍得卖。他自己坦言是靠卖画养瓷器。

  敢冒险

  近年来,这位古稀老人为了寻找创作灵感,寻找题材、样式新的突破口,他走遍了三山五岳四圣地,采风写生。尤其去年他更是深入被称为“生命禁区”的西藏阿里地区。夫人劝他不要冒险去了。陈家泠说:“在我心里,我把大自然当做神。没有对山川的崇敬、对话,它怎么会给你灵感呢?能获取艺术的灵感,什么险都值得去冒。从事艺术的人,要有殉道者的精神。”

  本报记者 林明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新视界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专访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冒险,为捕捉艺术灵感
文化广场打造“四季”文化
国家博物馆展“化境”
“央视名嘴”娘家省亲
今晚电视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0冒险,为捕捉艺术灵感 2013-09-22 2 2013年09月2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