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目前拥有十二条轨交线路,300座车站,3000余名城市轨道交通电动列车驾驶员,运营公里数达到462公里。
轨交驾驶员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中的关键工种之一。在高峰运行时段,1列8节编组的A型电动列车上约有3000多名乘客,因此驾驶员负有极其重大的责任,一名驾驶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文明的操作方式、扎实的专业知识,包括故障处理技能和处置突发事件的临场应变能力等。
由于轨交驾驶员在工作时精神高度紧张,不允许与人交谈,于是记者来到位于伊宁路2620号的上海赛车场车辆段对司机进行采访,还原轨交驾驶员工作中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
黄滨 责任重于山
那天,在上海赛车场车辆段3楼的实训室内,上海地铁第二运营有限公司、轨交11号线驾驶员黄滨正在参加每月一次的业务考核,考核没有过关的司机将无法驾驶列车。
2009年进入二公司的黄滨,安全行车里程已经达到66000公里,但是每次参加考核他都不敢掉以轻心。45分钟后,完成考核的黄滨来到了驾驶员休息室,坐在沙发上打开了话匣子:“我是2009年通过社会应聘进入地铁这个行当的,当年大学学的专业是物流管理,我从小对驾驶员一直抱有一种向往,但是真的做这个行业的时候和脑中的想象还是有些差距。”穿上制服后,让黄滨感触最深的是:责任重于山。
11号线一共有35个车站,393个信号机,每个车站内,司机都要按步骤操作:确定发车表示器、确定信号、确定关门灯、确定屏蔽门车门关闭状态、确定四个监控屏幕,车门关闭后驾驶员进入控制室再次确认关门指示灯、确定速度码、确定发车时间是否准确、确定信号正常才能启动列车,整个过程要在1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全部完成。
整列轨交车厢里只有一名驾驶员,除了要操控列车外,有时还要做些解释、安抚工作,特别是早高峰时段,车厢内乘客严重饱和,有些性急的乘客就把气全撒在驾驶员身上;还有列车内空调的温度都由总控室统一控制,驾驶员是没有办法调节的,面对乘客的抱怨驾驶员唯有“虚心接受”,适当做出解释。
夏佳 心细犹如发
轨交驾驶员以男性为主,但上海地铁第三运营有限公司乘务二组地铁3号线驾驶员夏佳却是少数女性驾驶员之一,她在驾驶台上操作干净利落,当她站在站台上时,很多乘客都会投来钦佩的目光。
夏佳看上去像个“假小子”,但工作时相当细致。2012年8月9日上午10时左右,上海受11号强热带风暴“海葵”影响,狂风骤雨席卷申城,夏佳驾驶的308次316号车,途经上海火车站至宝山路上行区间,细心的她突然发现该区段内上行接触网异常,疑似偏向一侧,于是及时上报了行车调度员,经调度员授权列车以45km/h通过该故障区段。经后续列车确认,该区段接触网支架断裂,列车通过时支架与龙门架发生剐蹭,形成黑色电击印子,由于夏佳行车途中对线路瞭望,及时报告,防止了因供电设备故障引起的更大的次生事故,事后夏佳受到了单位的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