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居民、同事、同行眼中的杨兆顺
~~~——居民、同事、同行眼中的杨兆顺
~~~——居民、同事、同行眼中的杨兆顺
~~~——居民、同事、同行眼中的杨兆顺
~~~——居民、同事、同行眼中的杨兆顺
~~~——居民、同事、同行眼中的杨兆顺
     
2013年10月0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对老百姓的感情始终不变
——居民、同事、同行眼中的杨兆顺
邵宁
■ 杨兆顺在接待来访居民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阿拉杨书记上电视了!”“老杨刚刚从北京回来,还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呢。”这几天,普陀区桃浦镇紫藤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兆顺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的消息,传遍了紫藤苑,居民们都打心眼里为“村长”感到高兴,感到骄傲。  

  居民:还是老样子

  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感动上海十大人物,去年曾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事迹报告会,这次又获殊荣,杨兆顺头顶的光环越来越多。“他还是老样子。走在小区里,看到居民,还是‘老爹’‘奶奶’‘兄弟’,叫得很亲热。”提起杨兆顺,家住紫藤苑120弄53号的居民王根娣这么说。

  如今,杨兆顺社会活动多了,但居民家的门他还是照样串。小区有位80多岁的老太,没有子女,经济条件不宽裕,平时由房客照料。不料,前几天,老太和房客闹了矛盾,房客不愿意给她做饭了,她就打了好几个电话给居委会,别的居委干部劝她都不听,一定要找杨兆顺。这天晚上,杨兆顺端着一碗面条上门了。

  有时候老杨在外面作报告,有居民打他手机不方便接,休息时他一定打回去,了解情况后再电话“遥控”其他居委干部帮助解决问题。

  同事:工作要出新

  紫藤苑居委会主任王立国告诉记者,这两年来,面对社区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社区工作也在不断创新。杨兆顺常说,社会管理创新要填补空白点,也要符合实际需求。

  比如“错时工作法”就是一例。居民上班了,居委也上班;居民下班了,居委会也下班了。针对这一情况,紫藤苑居委会推出了“错时工作法”,每天4时半居委会下班后,有3个人值班,一直到晚上9时。双休日也是如此。“错时工作法”很受欢迎,平均一个晚上要接待10来个居民呢。

  比如,楼组“老娘舅”又是一例。应“新老娘舅”柏阿姨的邀请,杨兆顺也经常上电视台的节目当调解员。他由此受到启发,能不能在楼组里设立一个“老娘舅”呢?这样,有些家庭、邻里矛盾就可以不出楼组了。于是,从前年年初,紫藤苑小区114个居民楼推选出114位楼组“老娘舅”,他们都是既有一副热心肠,说话又让人听得进的居民。“老娘舅”的姓名、室号、照片、联系方式都在楼里上墙。为了提高他们的调解水平,杨兆顺带着他们到柏万青那里去学习调解技巧,请律师来上课,增加法律知识。

  同行:以他为标杆

  在同为普陀区其他社区干部的眼中,杨兆顺既是熟悉的老大哥,又是一柄标杆。

  接正萍也是一位优秀的“小巷总理”,先后在6个居委会工作过,曾当选上一届市人大代表。2011年,长征镇将接正萍派到祥和家园居民区当党总支书记。祥和家园是一个矛盾重重的小区,居民和开发商的矛盾持续了十多年,至今没有解决,小区三分之二的业主不交物业费,大部分私家车都停在绿化上。

  接正萍说,要去这样一个居民区工作,刚开始心里也有顾虑,后来想到自己是党员,又想到“杨大哥”将原本乱糟糟的紫藤苑搞得那么好,也就欣然接受了。“要学习他那种直面问题,积极应对困难的敬业精神。”经过接正萍和其他居委干部近两年耐心细致的沟通和化解,现在业主对立的情绪有所缓和,准备先着手组建业委会。

  真如镇杨家桥小区党总支书记陶美珍是杨兆顺的老同事,十多年前曾和杨兆顺一起在“两湾一宅”当过居委干部。她说,这么多年来,杨兆顺对老百姓的感情始终不变,这是最难能可贵的。本报记者  邵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广告
   第04版:综合新闻
   第05版:综合新闻
   第06版:专版
   第07版:中国新闻
   第08版:广告
   第09版:国际新闻
   第10版:文娱新闻
   第11版:广告
   第12版:文娱新闻
   第13版:广告
   第14版:体育新闻
   第15版:体育新闻
   第16版:广告
   第17版:新民旅游
   第18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19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20版:广告
   第21版:旅游资讯
   第22版:夜光杯
   第23版:夜光杯
   第24版:连载
上海铁路今发送旅客40万人次
上海黄金周预计接待游客800万人次
收费站“不发卡不落杆”见效果
本市高速路网上午车流平稳
他对老百姓的感情始终不变
彩票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04他对老百姓的感情始终不变 2013-10-01 2 2013年10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