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文娱新闻·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奇》《小时代》 开启新“空间”
刘海波
  近期,两部以上海为故事空间的电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一是胡雪桦导演的《神奇》,一是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前者虽然入围了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单元,但网上一度出现了个别影评人的低分差评,《小时代》公映以来,更有多位知名影评人批评其价值观和艺术水准。

  客观而言,两部影片都有瑕疵,但绝非一无是处。《神奇》融合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充分展现了上海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华丽外表,影片长达三十分钟的CG游戏画面,在国产片里更有类型开创的意义。然而,《神奇》野心太大,想把所有的现代元素、卖座元素一网打尽,于是难免因消化不良而显得不伦不类。影片对国际化和时尚化的过分强调,也让人觉得矫情虚饰,难接地气。《小时代》如同其原著小说靠华丽的语言带给读者快感一样,也过分倚重视觉的单词和句子,即造型和场面来夺人眼球,在叙事上瑕疵颇多,艺术功力明显不足。

  《小时代》与《神奇》一样,也以上海为空间展开故事,同样刻意凸现了上海现代化、国际化、时尚化的特征。

  在笔者看来,这两部片子的异曲同工及其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可能会开启一个把上海作为“现代化国际时尚之都”这样一个类型空间的创作潮流,而这一潮流,早在《大城小事》《夜·上海》《大叔,我爱你》等都市时尚片中就开始酝酿,随着近年来上海自身发展、中国城市化浪潮和观众低龄化趋势的合力而时机成熟。这对上海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是好事,因为上海一度只是黑帮片和婆媳片的类型空间。

  新的类型空间的出现,对类型电影创作也是好事,因为类型电影能否说服观众接受,不仅在故事是否巧妙,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故事发生的空间是否属于观众习惯接受的类型空间,一个反例就是,由于大陆并非杜琪峰警匪片的类型空间,所以其《毒战》总会让人感到别扭——例如造毒工厂枪战一场戏就会让观众质疑其在大陆的真实性。有了类型空间,更需要类型故事,我们有理由期待,近期会有比《神奇》和《小时代》更适合时尚上海的圆润的类型故事呈现于荧屏或银幕。  刘海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家装专版
   第A10版:文娱新闻·评论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6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技精乐美 情真意切
戏剧应如何表现特殊历史时期
《神奇》《小时代》 开启新“空间”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评论A10《神奇》《小时代》 开启新“空间” 2013-10-13 2 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