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便不怎么喜欢自己的名字,“浅”,这字似乎总是带一些贬义,什么“浅薄”“浅陋”“肤浅”之流的。这使我常被同学取笑,只要我一答错问题,他们便哄笑道:“哈哈,真是人如其名!”更让我窘迫的是,语文老师还教会我们浅字的另一个读音,居然和“奸”相同,于是我的名字又被某些不怀好意的同学冠以奸诈之意,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满腹委屈的我无处申诉,只好向取名字的始作俑者父母声讨:“中华文字千千万,为什么偏偏挑中这个字!”
父母只是宠溺地对我笑,说:“你的名字可大有深意呢,慢慢你就会明白的。”
光阴荏苒,转眼我就到了上中学的年纪。某一次去面试时,主考官翻了翻我的材料,讶异道:“你叫刘浅?”我点头,心里想一定是这个奇怪的名字让考官侧目了。不料他却赞赏地笑笑:“名字不错!”我愣了愣,居然会有人夸奖我名字起得好?心里对于名字的芥蒂似乎有些松动了。
那次,我因眼角撞伤被送去了医院,当时眼睛完全被血糊住无法睁开,自己以为即将失明,内心满是无助和恐慌。主治医生是一名老先生,他仔细清理检查了我的伤口,见我一副绝望悲恸的神情,安慰道:“没事,你看,你名字中有一个浅字,父母一定是希望你能浅浅一笑,乐观面对人生,以轻松的态度克服一切困难。不要想太多了。”我瞬间怔住:原来我的名字还有这个含义?眼睛包着纱布,看不分明,我的大脑却似乎逐渐清晰了起来。在轻松自在的状态下,我积极地配合治疗,没过多久,眼睛就恢复了正常。
进入高中,功课骤增,每天我都要很晚才能入睡。父母屡次进入我的房间,督促我早点睡,可我依然奋笔疾书,埋头钻研那些无论如何都解不出的难题,将父母的话置若罔闻。有一次,妈妈实在忍不住了,轻轻叹气道:“我们原本是希望你能活得‘浅’一些啊。”
上学的路上,我回想起妈妈的话,忍不住开始揣摩起父母起名的用意来。浅,与深相对。活得浅一些……不就是活得自在一点快乐一点吗?我瞬间如醍醐灌顶,为父母的深意而感动不已。世间父母大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番大作为,而只有我的父母,希望我生活得快乐,对世事豁达随性,不要钻在生活的死胡同中怨天尤人,对生命中的不如意一笑而过。我猛地想起一句话:别人都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只有父母关心你飞得累不累。刹那间,我的心漾过一丝微苦的情绪,原来他们对于我的期望如此简单,却又如此深刻。
快乐、豁达,这是人生中至浅至朴的道理,人人都可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熟记于心;然而真正能做到豁达乐观的人,却少之又少,所以它又是这世间至深至难的哲理。苏轼因拥有至浅至深、难能可贵的豁达性格,而千百年来为后人敬仰。人们所崇敬的,是那常人所无法企及的思想境界。而我的父母,却将这至浅至深的真谛,化作我独一无二的名字符号,陪伴我的一生。
至浅者,往往至深。我明白了自己名字的用意,也明白了父母对我的爱。这至浅至深的爱与期盼,都化作名字烙印在我的生命之中,永远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