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报告已经第五期发布,亚太知识竞争力前列位置由发达经济体(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以色列)垄断,演变为发达经济体与第一代新兴经济体(亚洲四小龙)和第二代新兴经济体(中国大陆)交叉分布的格局。
今年上海首次进入榜单前十,报告指出,上海的优势在于其知识密集产业优势,其IT、汽车、机械工程、电子机械及高技术服务业每千从业人员合计达200人,高居榜首。另外,上海私人股权投资仅次于东京排名第二。但报告同时指出,上海在知识竞争力结构方面存在问题,表现在“R&D 投入总量”、“高技术服务业”及“人均初等和中等教育公共支出”等方面,其中上海每千从业人员中高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数仅相当于东京的三分之一。
对此,报告建议,上海需强调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知识经济驱动中心城市功能,要建立强大的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在相对成熟的若干技术领域选择重点的产业化方向,加大产业技术研发力度,并形成连续的产业新技术——新产业的良性发展过程。此外,还要建立吸引高级生产要素环境,修炼配置能力,获取相匹配的经济收益;在空间上,应高水平深度开发郊区,将上海郊区建成亚太最具竞争力的知识密集产业集聚区。
该报告由国际竞争力中心亚太分中心、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等研究发布。指数对亚太33个地区从知识资本、区域经济产出、金融资本和知识持续性等19个知识经济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反映各地区将知识转化为经济价值及居民财富的能力,并以此作为参照系对比分析中国主要地区在知识竞争力方面的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