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曾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等资助的科研项目以及国际机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两次获孙冶方经济学优秀论文奖,被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经合组织、亚太经社会等国际组织聘为经济顾问。2005年和2008年,被美国《外交政策研究》和英国《观点》杂志共同评选为“全世界最受尊敬的100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缩小贫富差距至少需二十年
收入不均等这个问题不可能一夜之间解决,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特别难。中国有如此庞大的人口,整个社会的变迁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任务。最近几年基尼系数下降的一部分原因是政府作出了努力,加大了公共支出,但是这是一次性的投入,在未来就会消失了。在下一个阶段有可能会看到收入不均等将进一步拉大,还需要至少二十年的时间才能真正地逆转这个趋势,然后才能让各种各样的要素确保到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本报驻京记者 杨丽琼
日前,樊纲登上“第九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的论坛发表演讲,题目是“世界经济放缓与QE退出的影响”。樊纲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者财政刺激政策,中国也采取了四万亿刺激政策。目前世界经济虽然没有恢复增长,但已稳定了下来。他认为,目前欧洲以及美国、日本都还没有退出QE,今后若干年内,全球各国仍然会处于退出宽松的状态,因此世界经济下行的压力会持续一段时间。我们要对这个过程产生的影响保持警惕,要有思想准备。
樊纲的祖籍是上海崇明,但讲坛上的他却是一口标准的“京片子”。1953年出生于北京,16岁去黑龙江建设兵团,6年后转至河北省围场县,9年艰辛的劳作中,樊纲从没放下过书本。1978年,中断了十年后首次高考的“机遇”向他这个“有准备”的人打开了大门。
大学本科毕业后仅十来年时间,樊纲就在中国经济学界崭露头角。1989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广受关注;1991年获中国经济学最高荣誉孙冶方奖;1992年被破格晋升为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3年成为中国社科院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继而又被人们称为中国经济学界“京城四少”之一。
在本届金博会上,樊纲演讲的题目是“世界经济放缓与QE退出的影响”。“QE”是“量化宽松”的英文缩写,有人解释说可以简单理解为“印钱”。樊纲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者财政刺激政策,中国也采取了四万亿刺激政策。目前世界经济虽然没有恢复增长,但已稳定了下来,因此各国都要退出宽松政策。“中国其实是第一个退出的,2010年先是住房市场的政策退出,年终的时候地方融资平台开始整顿,金融开始退出,中央的支出和地方的支出都出现了逐步的下调。”
樊纲同时指出,目前,欧洲以及美国、日本都还没有退出QE,今后若干年内全球各国仍然会处于退出宽松的状态,因此,世界经济下行的压力会持续一段时间。我们要对这个过程产生的影响保持警惕,要有思想准备。
樊纲认为,新兴市场国家现在之所以承受的压力比较大,甚至出现经济增速放缓、外债汇率贬值、资金外流等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仅美国已宣布退出QE,其他各国退出宽松政策的预期也在增强。
QE的退出对我国有没有影响?樊纲认为:“显然有影响。美联储一说要退出了,今年五六月份发生的钱荒,有一个因素是外资流入从5月份的800亿一下子跌到了6月份的300亿,对货币供给会产生影响。”但他指出,“对我们的影响比较小而且比较复杂,不是单向的一个负面的影响。”樊纲说,美国退出QE的前提是经济已经复苏到一定程度,这是伯南克反复宣称、耶文接手后都不会改变基本的原则。而美国经济复苏对中国的外贸出口是利好的,这至少会抵消一部分负面影响。现在中国经济下滑的过程已基本结束,第三季度的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已经完成软着陆,经济正在企稳。
樊纲告诫,这次危机之后各国政策的效果,我们要密切关注,但不应爆炒美联储等海外市场退出刺激政策的影响,不要跟着世界上的一些说法人云亦云,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
中国经济已完成软着陆正在企稳
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是本届金博会演讲嘉宾普遍关注和展开论述的一个话题。樊纲提出,“上海自贸试验区关于负面清单管理的思维方式很值得大家重视”。他解释,这实际上就是法制的经济,法制的基本逻辑是只要没有规定不可做,就都是可做的,不需要审批。这会简化现在企业行为跟政府的博弈过程。如果事后发现有各种问题的话,可以建立新的规则。
在樊纲看来,上海自贸试验区最值得借鉴的是制度创新,“因为金融的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也是管理方法、经营手段和经营理念的创新。”他说,自贸试验区的金融对国际开放怎么走确实很复杂,但是自贸试验区的企业如果在企业发展的基本机制上能够先行先试,建立一个样板的话,就可以向全国推广,这个意义是巨大的。
樊纲还对金融开发、金融发展、金融监管的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认为,大众的金融行为一定需要监管,需要逐步地看到过程中的一些风险,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管,但也要防止监管过度。“对于小众的一些投资行为和金融行为,我们要看到它本身是个人之间的、投资者之间的契约关系问题,是当事人自己承担风险的问题,不能事事都监管。对于创投、大客户理财等等,主要的风险分担机制是契约机制,是当事人之间的协议。随着各种社会融资渠道的发展,随着金融的多元化,大家可能看到里面有风险,但要发挥各种金融手段和渠道的作用,就不能出现过度监管,这样才能使各种创新和金融方式发展起来。这里强调的是自由,是创新,是减少监管。”
自贸试验区最值得借鉴的是制度创新
中国经济还有二三十年的高增长空间,是樊纲近期发表的又一个观点。
樊纲认为,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生产力及市场规模等,中国都有巨大潜力。因为中国依然是低收入落后国家,人均GDP仅6000美元,中国的落后、差距就是增长的潜力,发达国家投资落后国家,就是投资这个潜力。
此外,未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反垄断、城镇化等方面的推进,都将不断释放制度红利。我们的资本市场开放,城市化所提供的广阔市场,城市化作为体制的变化所产生的效率,农民可以在城市里面持续的劳动力供给等方面,都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增长效果。
樊纲还说,最近在上海设立的自贸试验区,将来朝着跟国际更加接轨的方向不断调整国内的体制,也会产生一定量的红利。这些都是从供给角度说的。“从需求角度看,如果我们的中产阶级的消费提高一个百分点,你想想多大的购买力就出现了。”
樊纲预计,未来几年国内经济增长率将基本稳定在7.5%-8%。他认为,7.5%-8%的预期增长率并非低增长或中速增长,而是正常的高增长,是世界最高的增长。“国内经济两位数增长是过热增长,不属于正常增长。每次增长超过9%,一定会出现通货膨胀;如果达到两位数,既有通货膨胀,又会出现资产价格膨胀,以及股市泡沫、楼市泡沫。所以每次出现两位数增长,政府一定得采取宏观调控措施,财政采取各种紧缩措施。”
7.5%-8%经济增长率为正常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