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季报显示,白酒企业整体业绩下降,主要是受限制“三公消费”等政策影响,高端白酒销量和售价下降,受到影响的还有高端餐饮等。不过,影响较大的是一些二线品牌,对一些具有品牌优势的优秀企业影响较小,看来,一些白酒、高端餐饮企业面临转型。
二线品牌降幅很大
白酒公司是沪深股市的一个绩优板块,十几年来出现了一个个大牛股,典型的贵州茅台,从2001年上市到2012年,只有2002年和2008年下跌,其余10年都是上涨的。
白酒公司之所以牛股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业绩持续高增长,但是,今年以来业绩出现了下滑。根据同花顺iFinD的统计,13家白酒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合计772.87亿元,同比下降了3.1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276.53亿元,同比下降6.32%。
13家公司中,只有2家业绩增长,分别是伊力特和贵州茅台,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29.91%和6.23%,其余11家公司业绩都下降,而且,降幅相当大。比如,水井坊、酒鬼酒、沱牌舍得业绩下降幅度超过90%,其中,水井坊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3.17亿元,今年前三季度下降到3460万元;酒鬼酒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4.58亿元,今年前三季度下降到2035万元;沱牌舍得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54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只有749万元。而且,这3家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全部亏损。
前几年,白酒大幅涨价,一些原来知名度并不高的品牌也趁机搭车,动辄千元,涨价带来了利润上升,但同时也远离了真正的消费者——普通百姓,遇到公款消费减少,销量也就立即下滑,这也是对前几年盲目涨价的惩罚。
市场冲击还未结束
白酒公司业绩下降,显然是因为限制“三公消费”、军队“禁酒令”等政策影响。随着高端中式正餐宴请业务市场需求低迷,自然造成白酒销量下降,造成白酒企业营业收入下降、利润下滑。
而且,大环境对白酒企业的影响似乎还没有结束,13家白酒企业利润环比还处于下降之中,今年三季度13家白酒企业实现净利润总额为122.96亿元,二季度下降到78.58亿元,三季度又下降到74.97亿元,比二季度下降了4.59%,而去年三季度环比是上升的。
同时,13家白酒企业今年三季度净利润总额74.97亿元,与去年同期的99.6亿元相比,更是大幅下降了24.72%。其中,绩优公司五粮液今年第三季度净利润13亿元,较二季度的21亿元下降了38%,较去年同期27亿元净利润降幅更高达52%。
截至本周三收盘,今年跌幅前5位的都是白酒股,分别是山西汾酒(下跌55.95%)、洋河股份(下跌55.07%)、酒鬼酒(下跌54.39%)、沱牌舍得(下跌53.2%)、金种子酒(下跌49.15%)。
需要转型适应市场
这种情况也出现在餐饮企业中,经营高端餐饮的湘鄂情,今年前三季度大幅亏损3亿元,是上市以来首次亏损。而比较大众化的全聚德,今年虽然也受到影响,但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只是下降了10%。
其实,真正百姓需要的食品,公款消费下降的影响是有限的,啤酒就是一个例子,今年前三季度,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重庆啤酒,无论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都保持稳健增长态势,青岛啤酒净利润增长28%、燕京啤酒增长10%、重庆啤酒增长24%,青岛啤酒今年股价上涨了32%,创出历史新高;燕京啤酒也上涨了20%。还有月饼,由于单位购买用于送礼的月饼票今年大幅减少,市场认为月饼销量降幅会非常大,但是,锦江股份发布三季报显示,公司持有100%股权的上海新亚食品有限公司,今年第三季度月饼销售收入1342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约16.33%。就是说,月饼销量降幅不到20%,降幅也不是很大。所以,对一些企业来说需要转型,如今年大幅亏损的湘鄂情,已经在筹划转型,开发大众化餐饮,发展团、快餐业务,为应对目前资金困难的局面,控股股东孟凯准备抛股票,将资金借给公司,并且投资环保产业。
限制“三公消费”等政策将是一个长效机制,因此,对白酒、高端餐饮等企业来说,如何转型是一个重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