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紫罗兰”,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翡翠。而此次拍卖的是青海玉中的品种。青海玉又称昆仑玉,属于软玉,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几大广义和田玉种类之一,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与新疆和田玉同处一个成矿带上、昆仑山之东曰昆仑玉,山之北曰和田玉,两者直线距离约300公里。所以昆仑玉与和田玉在物质组合、产地状况、结构构造几个主要的特征上基本相同,可谓大自然中的孪生同胞。
但是从目前的市场价格来看,青海玉与和田玉的价格差距却达数倍甚至十多倍。目前和田玉籽料越来越稀缺,市场也将更多眼光放到其替代品种上。而在青海玉中,青海烟青玉是较特殊的品种,其呈现浅—中等灰紫色到烟灰色,烟灰色中略带灰色调。半透明,质地细腻滋润,其中顶级品种即为市场上俗称的“紫罗兰”,这种颜色特征显著,可以说是青海软玉的一个标志。
相比和田玉,青海玉比较“干”,也就是说油润度不强,易呈现“白”“透”,大多呈透明状,不好打磨,容易出橘皮,变黯淡。但是这些情况在“紫罗兰”上却不易发现。从此次拍卖的一些品种看,基本上油润性不错,且内部的结构较紧密,打造出的雕件也有一定的温润度,这也使得越来越多收藏投资人士开始对这个品种产生较大兴趣。
紫色从来都是帝王家的专属,古诗说“朱紫尽公侯”,民间也常用“脱去青衫换紫袍”来指某人升官。这是“紫罗兰”受到追捧的另一重要原因。基于此,选择时更要注意玉器的颜色,像此次拍卖的一套四个紫罗兰雕刻瑞兽方章,无论是体型,还是雕刻难度都不逊于其他,但最终落槌价只有2万元。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其颜色偏黑而不是紫色。
“紫罗兰”尚属于一个全新被关注的品种,不可避免出现价格远高于价值的情况,对广大收藏投资者来说,仍应谨慎为上。 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