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年纪了,还是碰碰就要填表:上网要多看点资料,填表;进楼盘看样板房,填表;试驾一款新车,填表;甚至进商场买个大件,也要填表:“通讯地址”“电子信箱”“手机号码”“宅电号码”……不填吧,不让你进去,不给你优惠;填吧,就会招来数不清的垃圾信息。
40年前,还是毛头小伙子时,也是。考一个学校,要填表;进一个单位,要填表;参加一个比赛,要填表;做个报社通讯员,也要填表;入团、入党、参军,更要填表。40年前的表格,填表要填些什么呢?“家庭出身”“本人成分”“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亲属有何重大政历问题”……有的东西,你今天看也看不懂。像我这种不是工农家庭出身的人,每次拿到表格,看见那些密密麻麻的空格,头皮就发麻。不填吧,就是隐瞒历史,对组织不老实;填吧,实在烦得要死。
比起40年前一次次“数寒毛”,我还是愿意填眼下这些表。也许手机会响个不停,也许信箱里会塞满垃圾广告,你不睬它就是了。这总比当年“挖三代”的填表要轻松一点。要是你实在嫌烦,不填也可以。你有权隐瞒自己的一切,这是你的“隐私”,你不填,不会有人说你是坏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