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迅的新书《亚洲城市微表情》近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江迅是香港资深的时政记者,工作之余为两岸三地和新加坡、吉隆坡多家媒体撰写专栏文章,以简洁、温情、热闹、风趣的笔触,书写身边这个又庸俗又可爱、又健壮又脆弱、又冷酷又动人、又混乱又繁华的世界,产量之高令人惊叹。
我常想,这样的江迅八成是个生活的缺席者,哪里还有时间喝咖啡、下饭店、逛书店、听音乐呢?在读完《亚洲城市微表情》之后,我才发现,江迅非但没在生活中缺席,反倒是从未放弃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对时代的记录。
江迅不仅喝咖啡,还在咖啡时间与友人详细探讨《师奶经济学》,令读者对“进得了厨房上不了厅堂”的师奶破除偏见、肃然起敬,怎奈都为一个爱字——爱家人爱孩子!有趣的是,文章颇费一番功夫细数师奶五花八门的省钱之道,令我这个已近师奶年龄的读者也瞠目结舌、大开眼界。
江迅不但下饭馆,还在看完电影《桃姐》之后,跑去旺角通菜街吃“康年餐厅”的菠萝包、蛋挞和丝袜奶茶,《做自己想做的事》通过刘德华筹款拍摄不被看好的文艺片《桃姐》和蔡伟廉开办只雇佣残疾人的“康年餐厅”,告诉读者“你想做的那件事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请勇敢去实现它!——这都是说出来太简单的道理,但在急速前行的生活中,你我时常会忘记倾听心灵的声音,将人生这场马拉松当成超市无目的闲逛到老。
江迅也逛书店,他去逛罗志华的“青文书屋”,并于2008年三月第一时间撰写罗志华逝去的悼念性文字《书痴魂断书堆更令人震惊》,向这位读书人最忠诚的朋友致敬,并为香港失去“青文”感到悲哀。是啊,这样繁华和平庸的香港注定会失去“青文”!
江迅在北京听加拿大爵士乐歌手黛安娜·克瑞儿演唱会时,“剧场内突然响起一个小孩刺耳的哭闹声”,“只见克瑞尔愣了一下,旋即微笑,睁大双眼寻找孩子所在,停顿了不一会,她怜惜地念叨:‘哦,宝贝别哭,是我们演出时间太晚了,吵到你睡觉了吧?’”,“克瑞儿即兴演奏起舒伯特的《摇篮曲》,轻轻哼唱”直到“孩子的哭声渐渐平息”。这一温馨细节被江迅收录进《她们才是真美女》一文中,类似的文章在书中还有多篇,江迅用心搜集和分享“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女孩”余书华、“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王丽莉们的感人故事——是在向大众发出呼唤:希望大家以善良感召善良,以真情兑换真情,一个社会的温度需要每一双手来添火加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