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机构首次集体赴美参展
美国APAP演出交易会,全称为“美国全美演出出品人年会”,是国际演艺界最重要的交易平台之一,吸引的数千家演出商和演艺机构遍及全球。因此,文化部也希望借此平台,实施中国演艺“走出去”的战略。因此,今年首次布置了一个统一的大展位,命名为“舞台上的中国——China on Stage”,聚集了国内7个省市40多位文化厅和演艺机构的参会代表。上海,是人数和节目最多的参会团组,因此独立拥有一个展台区。前去的民营演艺机构涉及话剧、京剧、民乐、流行乐等多个领域。民营机构也有备而来,带足了宣传册,并提前两个月与潜在演出商沟通,并现场演出各类节目成为展会亮点。
达成合作意向数量惊人
曾任上海国际艺术节副总裁、现任演出行业协会会长的韦芝,把国际演出界的新老朋友都邀约到展台。另外,在国际上独具魅力的“中国”和“上海”两个文字符号,,使得现场共有17家公司达成10项合作意向。其中,当场签约的是美国美中文化发展协会与上海锦辉剧社——《盗墓笔记》2014年赴美巡演的合作意向已经落实。美中友好协会则与上海梦陶剧社达成京腔儿童剧《少年中国梦》4月起巡演至包括耶鲁、哈佛、哥伦比亚在内的美国八大名校的合作意向。此外,收获最丰的是演出行业协会,他们分别与美国德克萨斯州米勒剧场、美国麦考里奥活动公司、美国著名女歌唱家卡拉达等达成了赴美演出或来沪上演的合作意向。上海绛州鼓乐团自从去年赴美演出获得反响之后,此番又与法国BL音乐制作公司达成了2015年巡演至法国、西班牙的合作意向。而行艺文化与美国中国友好协会达成在上海共同推出音乐剧《学英汉,找对象》的合作意向……
民营机构与国际接轨
据韦芝分析,上海民营演艺机构能有如此突破主要归结于三大原因——
■ 海外十分关注十八大后“民营经济”
上海民营演艺机构的出现,令人期待,以至于《少年中国梦》在签订合作意向时,引来美国世界日报、侨报,新闻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来现场采访,第二天都给予了大篇幅报道。
■ 海外华人一脉相承的亲近
美中文化发展协会的房飞对上海有很深的故乡情结。他从锦辉剧社的孙徐春那里详细了解到《盗墓笔记》在国内演出火爆的情况后,当即拍板要求该剧今年就赴美演出。于是,出现了临场紧急安排签署合作文本的惊喜场面。
■ 最重要的是民营机构的运营模式与国际接轨
当房飞提出要《盗墓笔记》的舞美从豪华版改成巡演版的建议时,可能一般院团会犹豫——此事涉及经费和人员等多项元素的调动,而孙徐春也因为“船小好掉头”便当即拍板,使得合同能当场签订。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