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早,从遵义驱车2小时到正安县土坪镇,下车上坡远远瞥见外墙是奶黄色板块的中心幼儿院,墙上画满了充满稚气的儿童画。引领我们参观的杨浦区到此挂职的正安县县委副书记孙为民颇为自豪地说:“这么漂亮的幼儿园上海也不多见吧!”
土坪镇只有5万多人口,但在正安县属于人口较多的第二大镇。原来这里没有幼儿园,上海市对口帮扶资金200万元,助推该项工程于去年9月完成。幼儿园占地9735平方米,包括旁边一幢宿舍楼也将启用,届时任职的老师可以入住。记者随即采访了在操场上的付红英老师,她说,过去因为没有幼儿园,她幼师毕业便到小学里任教,幼儿园开学才调来这里,现在有9个班级,还有3个班级因为师资不够暂未招生。看着这么漂亮的幼儿园,记者问:来这里的小孩有没有开后门的?付老师有点诧异地回答:“没有!只要正常报名就能进园。一学期800元,镇上的还有出外打工的孩子都可以进来。”看着教室里童稚的笑容,我们庆幸大山里的孩子幸福的童年从此起步。
山区里的农业示范区
车达正安县和溪镇,我们步入大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1000亩的规划面积,在“地无三尺平”的山区实属罕见。上海对口帮扶基金200万元也用在了刀口上,喷滴灌设施含高压蓄水池500立方米、管网配套100亩、铺膜100亩,还有引水沟渠1900米等。当地平整的农田金贵,农业必须精品乃至“绝品”。一种叫做“白及”的中药材正在试种,它的功效是美容,将被开发并推广。此外,当地正在寻找野大米的品种,一旦开发出来就是珍品。还有一种方竹也是当地独有的,据介绍,味道很好。未来,有援黔干部的牵头,这些珍品美味有望来到上海。
孙为民告诉记者,这里的干部口碑很好,他们没有双休日,白天晚上连着干,一年中,他们跟着农时走,农民休息他们才能休息大概一个月。“在贵州当地干部的这种精神感召下,我们一样只能拼命干。”
仡佬族村民的赞扬声
下午,面包车继续往前走,从正安县到道真县有一个多小时的山路,道真县是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在三江镇云峰村,这个全县最偏远的由上海援建的崭新的村委会落成了,门前供老百姓活动的中心广场也在加紧施工。
道真县位置特殊,离重庆约180公里。包括成都到这里投资的也有。地缘因为相近而相亲。但是,从上海杨浦区过来的道真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高云翔已和这里的老百姓打成了一片,上任9个月,他跑遍了所有14个乡镇,道真县的面积2157平方公里,高云翔把每天的工作行程排得满满的。援黔9个月至今他已写下了11万字的笔记,他认为应该发挥人才培训、智力扶贫优势,他在最近完稿的《2013—2014年上海帮扶遵义道真情况概要暨上海对口帮扶道真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今年马上将组织道真县乡、镇、局科级干部60人到杨浦区开展短期培训,开展项目建设固然重要,但培育人才意义更加深远。
在云峰村,一位50岁的村民马康民站在簇新的村委会建筑前,他没有想到还有这么一天,这里的一切曾经是几代人都没有改变过。我们离开村子,准备返回了,一位60岁的村民还追出来,为的就是要跟我们说一声:“高书记好!”
援黔三年,每年休息一个月、探亲一次,上海援黔干部和当地干部群众一样在艰苦奋斗,为建设美丽的遵义作出贡献。特派记者 朱全弟
(本报遵义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