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1月1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乒友
曹金兴
  文 / 曹金兴

  八点左右,文化活动中心的乒乓房,总有七八张老面孔在等开门。共同的痴迷,把我们召集在一起。多年的厮杀,使大家成为了朋友。

  第一个到的往往是老梁,东北人。年逾古稀的她有一绝技:膝盖以下的球,她不是弯腰去捞,而是用脚使劲一踩,又迅速收住,让球反弹至齐腰,顺手抓住。这串动作难度极大。首先,腿脚得有劲,左脚金鸡独立站得稳,右脚具有爆发力。而且全身协调性要好,否则乒乓球就可能踩瘪了。老太太育有一男一女,既是婆婆,又是妈妈。但她讨厌那些专门编给婆婆妈妈们看的电视剧,而是锁定中央台体育频道。巴西举办的足球世界杯,直播都在后半夜。她从揭幕战看到冠亚军决赛,64场一场不拉。她还是大家的收视指南,重大赛事了然于胸。她酷爱旅游,下午满上海转悠。她考我:“黄浦江上有几座大桥?”我这个喝黄浦江水长大的老上海竟被问住了。她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她说:“我全去过。”我夸她精力旺盛,她也不玩谦虚,乘机秀起肌肉来。老太太右手臂一弯,咬牙屏气,左手食指使劲摁,努努嘴示意:“很硬的。”那个得意洋洋,别提了。

  老陆,新加坡人。她到上海来,就是为打乒乓球。当今流行花钱买健康。肯出高价的莫过于她。每回都是出租车来出租车去。她的签证类别,连续居住不能超过60天。两个月不到就得回新加坡,过几天再来。一年折腾几次,机票钱就得好几万。加上昂贵的房租,每月平均花费人民币不下10000元。她打球特认真,眼睛瞪得圆圆的。上午在文化活动中心打,下午还有一场,在另外一个地方。

  小时候,总把最臭的球称之为“老太婆球”。那真是小孩子见识。老梁和小陆对练,一球打了260回合。中国乒乓有个好传统:注重发球抢攻,前三板解决问题。为了控制时间,鼓励进攻,使比赛更具观赏性,国际乒联作出新规定:如果比赛超时,发球方必须在13回合内取胜,否则判失分。在这大背景下,她俩创造的纪录不太可能被打破。她们有四个球,每人握两个,等到四个全打飞再一起捡。巧了,两人都没看对方只管自己发球,几乎同时出手,这边一个刚过去,对面一个又到了,两个白色的小精灵活蹦乱跳的,两个老太太顿时手忙脚乱,但还是顾此失彼。我看得目瞪口呆,迅即哈哈大笑。老梁却反过来笑话我少见多怪:“有好几次,两球在网的上方对撞起来,那才叫逗!”老梁直板,小陆橫拍;一个健谈,一个寡言;一个海北,一个天南,能在一张台上打球,真是缘分。

  老史,人高马大的,还喜爱自行车、长跑。如果他会游泳,一定是铁人三项运动的好手。我骑自行车,他是走来的,尽管路远我一倍。他曾约我双休日到市二中学去打。动员了老伴早早去占台。他怕我难找,又返回校门口等候。老史为人厚道,好相处,球风凶悍,难对付。他的看家本领是发球抢攻,组合拳极具杀伤力。他特别能扣高球,一板比一板重。和老史打球很带劲,拌嘴更有趣。擦边球,可遇不可求。我打的,他大喊:“好球!”他打的,却说:“不好意思,运气。”马有漏蹄,人有失手。我打飞了,他说故意的,是掌控比分,在制造险情。他发球自杀,他便说求胜心切。宁愿自己吃亏,反让对手便宜,这样的耍赖,天下少有。哪里有老史,哪里便欢声笑语不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百姓故事·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新民资讯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化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活力上海/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辛弃疾词·西江月(书法)
我的德国房东老太太
接受父母的“黄昏恋”
老人老话(十二)
乒友
鲁迅给母亲买书
新民晚报晚晴风景/金色池塘B14乒友 2015-01-11 2 2015年01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