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种说法,说公务员群体出现“辞职潮”。智联招聘近期发布的《2015春季人才流动分析报告》称,自今年2月25日至其后的三周时间内,全国范围内有超过1万多名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通过该网站投递出求职简历,跟2014年同期相比增幅达34%。
公务员辞职真成“潮”了吗?任何一项结论,是否站得住脚,还得依靠数据支撑和深入调查研究。公务员是否出现“辞职潮”,目前似乎还没有充分的数据和材料来证明。智联招聘公布的数据,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是如果要作深入分析,还是显得过于笼统。
在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一线大城市与二三线城市,即便是一线城市里的中心城区和郊区之间,公务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都有着很大或较大差别。在公务员群体中,从基层公务员到官员,也分20多级,对他们的描述,不能以模糊的“公务员”群像来概括。对公务员“辞职潮”的说法,有人说,公务员有辞职的,但远未成“潮”;有的说,只是投简历而已,能否跳槽成功还难说呢;有的说,辞就辞吧,何必大家都去捧“公碗”,另外开辟一番天地,也有利于人尽其才;也有的认为,“八项规定”的严令下,公务员隐性福利少了,灰色收入少了,觉得日子不好过了,纷纷辞职很正常。众说纷纭。
公务员群体人数众多,且与经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广受关注。而且在反腐倡廉大背景下,公务员群体受到更多制度约束和监督,他们的行为趋向也更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莫说“辞职潮”这样的“结论”,就连某个副局长的辞职举动,某个副县长的离职感言,也可以在网上热一阵子。不过在笔者看来,热闹归热闹,争论归争论,但对于公务员“辞职潮”是否存在的讨论,莫止步于此。
公务员群体,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毋庸赘言。近两年,与公务员相关的规定与政策接二连三推出,八项规定出台后,养老金并轨、职务与职级并行、职业年金制度等也先后落地,这些对公务员都会产生影响。究竟影响几何?许多公务员感叹收入低,是矫情还是实情?“辞职潮”之说是小题大做,还是已现“苗头”?这些问题都需要关注。毕竟,得到社会尊重、享有合法合理的收入、拥有公平竞争的环境,这些是每一个就业群体都向往的。
但有些人将公务员的辞职视为反腐的必然结果,却是立不住脚的。中央反腐,无论打的是“老虎”还是“苍蝇”,都是少数人。再说,国家在反腐的同时,主推的是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可靠数据的支撑,就胡乱下结论,显然是不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