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先生告诉记者,今年6月20日,他前往莘庄卫生院配雷允上生产的清热剂——龙荟丸,3瓶药他医保内自费支付了12.91元。由于常年需要该药,11月9日,他再次前往配药。可当谢先生准备付款时,却被告知3瓶药需要付36.9元,这令他吃惊不已。他揉了揉眼睛,发现并没有选错药,也没看错价格。“为什么同样的药,价格却一下子翻了三倍?”谢先生询问卫生院,院方答复称是厂家涨价,医院并不清楚具体原因。由于急需药物,谢先生还是当场付了钱。不过他对药价突然涨价一事依旧一头雾水。
昨天下午,记者致电上海雷允上。客服缪先生查询后告知记者,原先60g一盒的龙荟丸,价格为14.1元。今年8月17日,调整后价格为每盒39.8元,涨幅为182.3%。对于现价几乎是原价3倍的事实,缪先生解释说,原先该药品为亏本生产,国家允许低价药合理调整价格后,企业才将价格调整至能够接受和生产的范围。“如果企业不愿意生产,医院也不愿意使用,吃亏的到头来还是需要用药的消费者。”他表示,涨价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保本”,其次也能提高生产积极性,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当然,此次龙荟丸的价格调整经药监部门批准,并在全国所有地方执行新价格。”
谢先生得知涨价因果后,表示可以理解药品提价,但希望厂家和医院都能够提前做好公示,让消费者能有一个心理“缓冲期”。 见习记者 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