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 施捷)今年是我国首次报告发现艾滋病30周年。今天上午,1600多名来自国内外多学科领域的代表聚首申城,参加历时4天的“2015 年艾滋病学术大会”开幕式。大会设置有中心会场和7个分会场,先后登台报告的中外专家将达90多人,盛况空前。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代表苏凯琳女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据来自会议主办方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的报告,30年来,我国科学界及抗“艾”有关专业领域人士与全球同道紧密携手,针对艾滋病展开了多方面探索与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成果。其中,既有关键技术的进展与突破,也有适合国情干预策略的探索佳绩。这些成果目前很多已经运用到防治工作的第一线。
专家同时分析指出,当前我国艾滋病疫情仍很严峻。2014年,我国新报告感染者和病人达10.4万例,较上年增加14.8%。尽管全国艾滋病疫情整体保持低流行状态,但部分地区流行程度较高。而且从艾滋病毒感染绝对数字看,我国是世界上感染人数最多的15个国家之一。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我国年轻男性感染率上升,女性感染者比例上升,各地艾滋病传播危险因素依然广泛存在。现有的防治技术策略、手段和能力尚不能满足需求。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在大会开幕式上讲话称,艾滋病防治有赖科学研究引领,攻克艾滋病最终依靠科技进步。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已进入技术策略攻坚克难阶段。需要我们进一步凝聚力量,开拓创新,积极吸收借鉴先进的国际经验,努力提高艾滋病防治技术水平。
男男性行为人群是我国近年艾滋病疫情上升最快的一个群体。大会开幕式后,特邀到会的国际艾滋病协会主席克里斯·比约尔教授首先登台,专题报告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的全球流行状况,报告其预防控制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