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4月1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满的江南往事
王尔龄
  王尔龄

  今年5月20日小满,说起这个节气,在江南地区有其特殊性,因农时而形成的节俗,那就是往昔的“小满动三车”,如今三车虽无,遗意仍在。

  清代中期苏州顾禄所撰《清嘉录》云:“号曰‘小满动三车’,谓丝车、油车、田车也”。具体而言,则是:“小满乍来,蚕妇煮蚕,治车缫丝,昼夜操作;郊外菜花,至是亦结实,取其子,至车坊磨油,以俟估客贩卖;插秧之人,又各带土分科,设遇梅雨泛滥,则集桔槔以救之,旱则用连车递引溪河之水,传戽入田,谓之‘踏水车’”。这三车,现今都属于博物馆陈列品了,但在旧时则颇具相当高的科技价值。油车是在菜花结实时“取其子”(菜籽)榨油的工具,还比较简单,丝车用来为蚕茧缫丝已经复杂多了,水车则是唐代广泛应用、在中古时期世界上最先进的灌溉农具,它的基本结构由水槽、木链、刮板和上下两个齿轮轴组成,每节木链拴一刮板,节节木链犹如根根龙骨,所以还叫它龙骨水车,又因每节木链带动一块刮板,刮板翻动即带水递出水涝田地,或引入干旱田地,故又称翻车。水车虽用人力(手臂靠横杆,脚踏木链)运作,但它的机械制作的精当,令人叹为观止。“小满动三车”,是江南乡镇春收夏种的开端。

  小满所动的三车中既有丝车,预示着新丝随即上市。三绸都之一的盛泽(另两地为苏州、杭州),由丝业集资建先蚕祠以纪念蚕祖(嫘祖),祠内有正门楼上朝北的戏台,正殿与戏台之间是广场,广场两侧的东厢楼招待业外人看戏(广场亦然如此),西厢楼则是各丝行从业人员的专席。小满及其前后各一日为邀班演戏的日子,那时有一不成文的好传统,这三天各丝行由老板或大先生值店,放学徒、店伙去看戏。平日很少有休息日的伙计,此三日就成为他们免费欢娱的假期了。

  盛泽的先蚕祠创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兼作行业活动场所,原先宏大,后来渐衰渐废,仅存留门墙、殿墙,余皆无有矣。近年修建一新,但已称不上古迹而是“今迹”了。“小满动三车”,经济作物的收成虽异于秋收,却也小有收获。《太平御览》卷二十三引《三礼宗义》:“小满为中者,物之生长小得并满,故以小满为名也”。句首所说的“中”指“中气”,古时分二十四节气半数为节,半数为气,后来才统称节气,小满原来称作“气”,所以有“小满为中”之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广告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B08版:慢病/新民健康
世上又少了一个好人
梅家坞情结
童年游戏手绢鼠(剪纸)
小满的江南往事
柿树下的麦地
社区图书室的“死水”之困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洋气太太和土气先生
新民晚报夜光杯A23小满的江南往事 2016-04-11 2 2016年04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