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新视界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8月2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人首 选海鲜“地标”
张钰芸
  既有市井喧嚣,又有浓郁上海风情,更重要的是,有新鲜海鲜。开业20年来,铜川路已成为上海的海鲜“地标”,好莱坞明星尼古拉斯·凯奇也曾慕名而来,大快朵颐。昨晚,记者来到铜川路水产市场,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很难让人想到,两个多月后这里就要关闭了。

  沿着铜川路一路走一路买,挑一个象鼻蚌,既能做刺身又能涮火锅,买几个小鲍鱼、一条左口鱼清蒸,拎到靠近兰溪路的店里,交给厨房加工,再点上两个炒菜、几瓶啤酒,约上三五好友,就是一次惬意的夏日聚餐。铜川路上首创外来海鲜加工的饭店“新九龙塘”里宾朋满座。“听说铜川路快要拆了,我们是抱着吃一顿少一顿的心态来的。”正和朋友聚餐的毛小姐说,来铜川路吃的就是新鲜实惠,而现在还要加上一份情怀。“从小吃到大的地方,又要少一个了。”

  家住中山公园的王晓峰也是铜川路的常客。“现在天热没啥胃口,就想吃点鲜味道,炒个蛏子喝杯啤酒很舒服。等到气温降下来,刮西北风了,就到市场里买大闸蟹,除了自家吃,还要送送人。过春节前,必定还要来一趟,黄鱼、鲳鱼、虾仁、青蟹、海蜇头都要买,过年过节家里要来客人的。”他说,自从女儿怀孕后,他跑铜川路水产市场越发勤了。“主要去买进口海产品,鳕鱼、海参等等,鱼虾吃得多,以后小囡聪明。”

  对上海人来说,铜川路是“马大嫂”买实惠海鲜的地方,是小年轻呼朋唤友聚会的地方,是就算腥味扑鼻也挡不住的美食诱惑。而过完这个夏天,曾经24小时都在喧嚣的市场即将彻底安静下来,“铜川路海鲜一条街”将成为上海人的回忆。  本报记者 张钰芸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04版:读者之声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老大哥”随污水远去 “新霸主”追“无水”而来
经营户们何去何从?
在铜川路成就“上海梦”
上海人首 选海鲜“地标”
纳入地区规划 今后变身绿地
新民晚报新视界A14上海人首 选海鲜“地标” 2016-08-28 2 2016年08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