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几经周折,我终于来到了成都市双流区胜利镇云华社区9组,8月将年满116岁老人朱郑氏的家门口,敲开了被众多绿植笼罩的这户农家小院,顿时,一股清凉感扑面而来,使人心抒情畅,仿佛进入到了世外桃源。
由于已经是中午11:48,朱郑氏老人与儿孙们正坐在堂屋吃午饭。见到有人来访,朱郑氏老人顺手从大圆桌上的一个铝盆盆里,挑选了一个大一点的玉米向我递了过来,并说道:“小同志,拿着,别客气,先吃一个玉米,垫一下底。”我一边接过老人递过来的玉米,一边说谢谢,也开始了我探访老人的长寿之秘。
长寿原因之一:喜欢运动
从这个麻利的动作和眼力来看,我和随行的媒体人士,都很难以相信,眼前这位老人,再过个把月的时间,即将要迎来她116岁的生日了。然而,老人的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1900年8月2日,又让我们不得不相信,朱郑氏老人的高寿。
听其二儿子,现今已84岁朱维成介绍说:虽然我母亲年事已高,可她在110岁前后,还坚持每天割猪草、打扫院坝等简单的活儿。有事无事的,她都喜欢在院坝里,自己慢慢转圈,有时边走还边抬抬头,甩甩手。她对我们讲,身体是练出来的,不能偷懒,否则,是自己害自己。至今,她的生活仍然能自理。
刚吃完午餐,她就问家人,晚上吃什么?家人回答说吃韭菜炒鸡蛋。老人马上说,把韭菜拿来,我理。就这样,老人一时也闲不住,喜欢做事。
长寿原因之二:饮食清淡
“我母亲在饮食上,从来不挑食,我们煮什么,她就吃什么,从来不开小灶,只是稍微煮软点就行。”一说起老人的长寿秘诀,老人的小女儿朱秀珍抢先接过话题向笔者说道。
是的,就在我们来访之时,亲眼看见朱郑氏老人自己选了一个比较嫩一点的玉米棒子,一边与我们摆龙门阵,一边用手一颗一颗地剥着玉米,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不时地看看我,又看看她的儿孙们。
曾孙子向我们介绍道:“老人虽然快116岁了,其饮食比较清淡,早餐一般是一碗红薯稀饭,外加一个鸡蛋;中午与我们一大家人同吃;晚餐则是一碗蔬菜汤,加两三个肉圆子;平时也不怎么喜欢吃水果。不抽烟,也硬不饮酒。在我们看来,这些应该是老祖宗的长寿之道吧!”
长寿原因之三:心态良好
在大家在七嘴八舌,一问一答的模式中,我们了解到了朱郑氏老人除了喜好运动、饮食清淡之外,还有就是心态好。“我从来没见过她生过气。”外孙女说,在她的印象里,老人总是乐呵呵的。不管是从前和现在,老人从来不与他人争吵,老人说,是你的,它就是你的,争来的也要跑,最终还是不属于你的,反过来,你还生气,真是不值得哦。
土地下放到户后,总有些人要侵占她们家土地的一些边边角角,朱郑氏的儿女就气不过,非要去找对方论理。每当出现这些现象后,朱郑氏老人都心平气和地劝说儿女,别去再意得失之分,他多侵占一点点,也肥不到哪里去,何必去争嘛!
长寿原因之四:家庭和睦
朱郑氏能长寿也缘于子孙后代的孝顺。能有孝顺的后代们,这也离不开朱家的家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关爱家庭、团结友邻”。正是这样的家训,培育了一个温馨、舒适、和睦的大家庭。
如今,朱郑氏老人已迎来了六世同堂,每逢这个大家庭团圆相聚,热闹的气氛总是让街坊四邻羡慕不已。据介绍,老人共育有三儿两女,其中大儿子朱维伯,一生奉献给了农村最基层的工作,如今虽已去世,但他为百姓奉献的事迹,仍然被铭记着。
朱郑氏老人整个大家庭,共有80余人,职业分别有教师、士兵、护士、个体户…别人说隔代亲,老人的子孙们跟朱郑氏真是亲得不得了,在他们看来,家和万事兴,有这样高寿的老人,是一大家子人最大的福气,所以,子孙后代们对朱郑氏老人特别孝顺,使老人每天都感觉生活在幸福的蜜罐里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