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记上海警备区退役大学生士兵潘兴源
~~~——记上海警备区退役大学生士兵潘兴源
~~~——记上海警备区退役大学生士兵潘兴源
~~~——记上海警备区退役大学生士兵潘兴源
     
2016年08月2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登上春晚舞台的普通一兵
——记上海警备区退役大学生士兵潘兴源
江跃中
  在今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开场节目《春到福来》中,两位穿军装的年轻人边跳边唱,十分抢眼。表演结束,全场掌声雷动。能上春晚“露脸”的,都不是等闲之辈。而这两位“战士”,一位只是刚刚从部队退役的大学生士兵潘兴源,还有一位是还在上海警备区当兵的丁豪夫。“我觉得,这是军队给我们带来的荣耀。因为我们是被选择代表军人形象上的春晚。所以,不能说是我们上了春晚,而是军人上了春晚。”说起上春晚的经历,潘兴源一脸的自豪。 

  2008年,第二次参加高考的潘兴源,被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表演系录取。潘兴源从小就有一个军人梦,“人生只有一次当兵的机会,在最灿烂的年华,让自己一生无悔,就要去军营。”怀着这样的人生理想,大学四年级时,他参军来到上海警备区,后来被调入演出队。部队的生活艰苦、枯燥,军事管理和训练非常严格,每年还要参加近100场表演,任务很重。但潘兴源热爱部队独特的生活,这里有太多事情,能让他体会到作为一名军人的骄傲。在新兵营的时候,台风在枫泾古镇肆虐,公路都被淹了,他成为抗洪救灾的一员,和战友们跳下水打桩,两天两夜泡在水里,浑身是泥巴。当地群众来给他们送水送饭时,潘兴源第一次体会到奉献的光荣。

  在那些平凡的日子里,潘兴源自学写歌,跳舞唱歌样样练,文艺素养和表演水平不断提高。他和战友丁豪夫组成“炮声兄弟”组合,创作了不少歌曲等节目。他们认真为兵服务,有一年夏天去部队慰问演出,在4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礼堂里连电风扇都没有,但每个人都要演5到7个节目,演到结束,又热又累的潘兴源和其他4位战友,全倒在了后台。 

  “炮声兄弟”组合几次登上央视7套,并在其“军营大舞台——谁是战士之星”节目中,获得上海分赛区“最佳原创奖”,全国总决赛“最佳原创奖”。“炮声兄弟”组合还被邀请参加了央视一套《出彩中国人》第二季比赛,挺进半决赛,全国二十四强。2015年9月,潘兴源退出现役,丁豪夫转为中士继续服役,“炮声兄弟”组合成为“军地组合”。

  两年的军营生涯,让潘兴源练就了坚毅和沉稳,这些品质无形地融进了他的性格中,也练成了他独特的表演风格。

  如今,潘兴源仍是一名歌手、演员,还当了编剧。可军人不怕苦不畏难的本色不变,他参加了今年央视八一晚会,目前还在北京央七套“谁是战士之星”年度决赛中做评委嘉宾。“携笔从戎,虽是平凡,却很值得,一生难忘。”这是潘兴源的心声。

  本报记者 江跃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04版:读者之声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登上春晚舞台的普通一兵
申城举办“相亲式”创投对接会
虹口为一批“创业新星”颁奖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5登上春晚舞台的普通一兵 2016-08-28 2 2016年08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