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扫庭除”“勿使染尘埃”“勤拂拭”之类的话每每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家训中,可见古人也很讨厌灰尘,故将扫灰除尘事项列入做人的规矩中。
工业粉尘、岩石长期风化、土壤扬尘、大量的工业排放物、建筑工地的泥灰粉粒、每天每日的大量房屋装修……构成了悬浮在空气中大大小小的粒子——灰尘。灰尘颗粒的直径通常小于500微米;小于10微米的悬浮粒子(PM10)被认为是有害于人体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PM2.5)是老百姓眼下关心的霾。灰尘是环境的一面镜子。
总听人说:“现在怎么家里总是有那么多的灰尘?”灰尘应该是人的肉眼能见的最小颗粒,尤其在阳光下看得很清楚。灰尘常飘浮在空中,它们好像在逃离我们,然而却喜欢和别的有机颗粒黏着在一起。家里的灰尘有60%-70%是纤尘(主要来自我们所穿的衣服),剩下的是泥尘和沙尘——我们从外界带入室内的灰尘。很多欧洲人认为,冬天的灰尘带有咸味,这是人们常常为了融雪而在马路上撒盐所致。毛发和皮屑是家庭灰尘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平均每天掉下2克皮屑,螨虫以人体掉下的皮屑为食,所以灰尘中难免没有螨虫。不过家里的灰尘中细菌数量不如室外多,因为家里的灰尘太干燥,对细菌而言只能构成一个不稳定的生态系统。
有句话叫“给我看看你家的灰尘,我就知道你是干什么的。”这绝对靠谱;比如某人家里养着宠物,狗猫能在家尘中留下痕迹,因为它们也掉毛发和皮屑。专家能从某些家尘中看出某件事与男人还是女人有关,并知道当事人穿的是什么衣服。刑警有时会详细研究灰尘,在灰尘中发现的颗粒都能在《颗粒图集》中找到并加以比对;这就是所谓的“灰尘能揭露隐私和协助破案”。
床底下往往是家里积灰最多的地方,为什么?据解释说,床上有许多纺织品,它们常常被弄皱,纤维会掉落,以“绒尘”或“丝尘”而积聚起来。当人们起床时,席梦思就像一个吸气泵一样抽吸纤尘。不过这一解释尚未获得所有研究者的认同。此外,暖气包的下面也是经常汇集家尘的地方;由于灰尘的飘浮与气流有关,家尘随着热空气在暖气包的上方往天花板上升,最后在窗户旁受冷而掉下来。团状或块状的灰尘在静电作用下互相吸引,经不断循环,由于重量不断增加,最后都落在暖气包下。
灰尘本身对健康就有害处,加上来自外界的灰尘常黏附着细菌、病毒、污垢、虫卵等到处飞扬,成为疾病的媒介。家里的灰尘对电脑有某种程度的危害,灰尘太多容易阻塞CPU的风扇,严重时造成风扇停止运行,致使CPU过热受损。
拒绝灰尘是所有人的共性,但灰尘也有其优点:阳光经过含有灰尘的空气等介质而散射,光的强度大减,变得柔和,易于为人接受。喜欢朝晖晚霞、晓雾彩虹的人也许会说,大自然的万千气象也得感谢灰尘。对待灰尘,犹宜辩证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