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孙云)今天是国际档案日,上海市档案馆在建立上海金融档案史料中心的同时,还获赠一份厚礼——奥匈帝国茜茜公主的后裔拍摄的一批1930-1940年代上海珍贵老照片。这些照片是曾经担任意大利大使的哈布斯堡皇族后裔塔利亚尼在沪期间拍摄和收集的,其中既有少见的立体照片,也有视角独特的反映上海抗战等情况的照片。定居上海的家族后裔卡洛斯先生历时4年精心修复了这些老照片并捐赠给上海市档案馆。
塔利亚尼和卡洛斯都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后裔,这是欧洲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统治地域最广的封建家族,茜茜公主和丈夫弗兰茨一世就是这个家族的代表性人物。他们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
1937年,塔利亚尼受命担任意大利驻民国大使,常驻南京和上海。1943年,墨索里尼政权被推翻,意大利退出轴心国,塔利亚尼夫妇被日军当作敌国侨民关押在上海的外侨集中营,直至抗战结束后的1946年才返回意大利。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外籍人士在上海拍摄照片特别是军事题材照片比华人容易得多,所以这些照片中不乏以往少见的珍品。例如一幅反映1937年淞沪抗战士兵在战壕中射击的照片,从士兵头戴的德式M-35式钢盔和手持的科尔沁德式机枪可看出,这不愧是当时国民党的王牌精锐部队。科尔沁机枪是当时不少国家使用的先进武器,不过也有枪膛容易发热卡壳的毛病,士兵需要频繁从河浜中提水浇在机枪上降温。此外,这些照片中还有罕见的老北站火车残骸、华界防御工事等内容,其中不少拍摄者为英美等国士兵,其内容对研究上海抗战史十分珍贵。
卡洛斯2009年定居上海,成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荣誉教授。